會不會提問,是有沒有領導力的區別。

[音頻版51 | 如何得到滿意的好答案?2017.08.30留言]

為什么有的人一輩子辛勤勞動,最終只能是個普通工人。而有的人也是從工人干起,最終卻成為管理干部,甚至成為老板。

人與人之間的這個差別,就是你有沒具備領導力?而領導力的核心,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核心,就是溝通能力,而溝通能力的核心,就是怎樣提問。

有些人只是接受任務,從沒問題提出來,最多是背地里發牢騷;有些人有問題,但只是簡單問清楚你要我干什么;有些人會問清楚你要我干什么?然后還會關心你要我干這事是為什么?然后還會問你還有其他事可以一起干嗎,然后還會問你這事以前有誰干過,干的怎么樣?還會問這事干完了后面還有嗎?這事可以干成另外一種結果嗎?這事還有誰可以幫我干完?等等等等。

正是心中有這么多問題的人,他才會分辨,到底哪些應該問,哪些不應該問,哪些得靠自己了解或者打聽,哪些是最終實在找不到答案的,才會拿出來問,所以凡事想的比別人多,就說明他照顧別人的能力和思考水平,是非常為別人設身處地思考的人。這樣的人,溝通能力自然就是非常的強。

領導者,就是能夠更加全面的思考和觀察,能夠更加準確的理解別人的意圖,就能找到答案,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得有一篇漫畫,三個水泥匠在砌磚,有人走過來問他在干什么?第一位回答:我在砌墻;第二位回答:我在建樓房;第三位回答:我在建設城市。第一位十年后還是水泥匠;第二位十年后是建筑商;第三位十年后是地產開發商。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樣的啟示,看的廣看的高的人,自然問題就會更多,問題多的人,自然學習的需求就更多,學習需求多的人,自然關注和自己找答案的能力就強,最后留下來的問題,肯定也有過多次的思考,自然也就有了探討的選擇性,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索取的問題。

所以,會不會提問題決定了一個人的領導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