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過一些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的事情,總以為這種事不會落到我英明神武、頭腦清醒的老爸老媽頭上,誰知道不但落上去了,還牢牢地粘上去了。
去年我就隱約聽說老爸開始坐什么免費的電療椅子,當時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但是聽他說坐著挺舒服的,又是免費的,就沒有在意。
今年因為小侄子被送到哥嫂身邊上小學了,老媽一下子空閑了下來,兩個老人在家閑得發慌,干脆就兩人結伴去做電療了。
前不久給老媽打電話的時候,她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每天除了跟老爸出去散步,還定時去做免費電療,免費聽養生課,那家“熱心腸”的公司里賣的日用品比如大米之類的比超市里都便宜,我這才有點醒過味來好像不太對勁。
一天早上十點多我給老爸老媽打電話,電話響了四五聲才接起,一接通就聽到那邊傳來嘈雜的聲音,凝神一聽,好像是什么人在大聲地講課。
我當時還體貼地掛了電話免得影響他們聽課,畢竟是免費的,給老人普及健康養生知識課嘛。一轉身我在家人群里說了這個事,誰知道一下子捅出好幾個新聞來。
有在家的老表告訴我,我爸我媽聽課特別積極,一天三場,一場不拉,每天晚上不論多晚都要把衣服洗好,然后趕第二天早上一大早的養生課,他們甚至還拉上我大姨一起去聽課,現在家里這三個老人整天就圍著養生課轉悠。
我一聽急了,趕緊上網查老人們口口聲聲說的大公司——紅瑞樂邦是個什么企業,據我媽媽說,其他老人的兒女查過了,是個很大的公司,還上過央視,他們組織過一些老人去旅游,參觀了他們的生產工廠,很寬敞很氣派,機器也很多,是個正規公司。
結果我這一查,大片大片都是在說紅瑞樂邦如何套路老人買保健品的負面新聞,越看越是心驚。因為對保健品詐騙套路不熟悉的緣故,家里有人說只是聽聽養生課應該沒什么事吧,這也是我一開始的想法,但看到那些新聞里提到老人把自己一生的積蓄都拿出來買了一堆根本沒用的保健品,輕者破財,重者自殺。
這個所謂的大公司賣一種叫做國肽.膠原蛋白肽的產品,在百度上一搜索就是一種美容產品,可以美白去皺等等。
我趕緊再給爸媽打了電話說了這件事,可惜大概是我的語氣急切了些,又可能是在中國的家庭里家長們都習慣了自己的權威不被質疑,覺得被子女指出自己做錯了面子上過不去,所以老媽堅決否認自己上當受騙了,鏗鏘有力地說自己沒買那些產品。
我毫不留情地告訴她我已經聽說了,他們確實買了東西。老媽見瞞不過去,先是追問我是誰告的密,我咬牙不說,她又改口說買是買了,但是沒買多少,只是買了一點蜂膠膠囊,后來買了一點核桃紅棗之類的東西。我痛心疾首地告訴她,紅瑞樂邦里的國肽就是美白保濕的,她比我還堅定地說這個我們沒買!
見她態度如此堅決,我再次苦口婆心地告訴她,哪有光做慈善不掙錢的企業呢?還有之前你聽說的某某老人吃了他們的產品身體好了,這完全可以造假的啊!
況且我聽哥哥說他要求跟你一起去聽課被你拒絕了,說是公司不讓老人的兒女進去。老媽更委屈了,反駁我說哥哥根本沒有要求過,再說了,她跟我爸加起來一個月也才三千多的退休金,哪來那么多錢買保健品。
后來說急了,她口不擇言地給我來了一句:“就算買東西了,花的也是我的錢,又沒花你的!”我不禁扶額無語。
在網上查詢保健品套路時,看到過一個視頻將我從爸媽口中聽到的套路都講了一個遍,這些手段讓我想起來之前看過的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影響力》這本書,一一對照發現書中的每一個原則都用上了。
首先是“互惠原則”,通過免費給老人提供健康知識講座,免費贈送小禮品,銷售人員上門熱情服務,噓寒問暖,讓老年人們覺得收到了他人的好處就應該盡量回報。
中國人尤其看重這個原則,總覺得拿了人家的手短,即使比較清醒的老人一開始拒絕購買產品,只是為了去和其他老人嘮嘮嗑,排解寂寞。
但老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去了就難免被那些銷售員們示好,時間長了不買點東西總覺得過意不去,為了償還別人的人情,緩解自己的虧欠感,最后還是或多或少買上一點,只要開始買了,就沒辦法停下來了。
其次,是“承諾與一致”原則,當老年人被互惠原則操縱,開始通過購買保健品來回報銷售人員的熱情以后,就意味著他們不管是真心還是敷衍,給人的感覺就是認可了這個公司以及他們的產品。
即使他們的子女發現以后向他們指出這些公司的真實面目,為了保持一致,他們就算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也會礙于面子咬牙堅持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然后是“社會認同”原則,保健品公司通過組織免費的健康知識宣傳講座把一群老年人集中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在這個陌生的空間里,老年人判斷講師的講課內容是否正確只能通過與身邊同齡人討論來確定。
如果有幾個老年人肯定了臺上的講師,那么其他茫然的老人也會判定這樣做是對的,更何況中國人的從眾心理還是很嚴重的,這一點就不用我解釋了。
第四是“喜好”原理,我們很難拒絕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所提出的要求。一旦保健品公司打開了局面,那么后面的宣傳就會變得容易起來,因為這些老人會自動自發地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宣傳公司的產品,熱情建議別人跟自己一起去聽課并購買哪些保健品。
畢竟自己已經買了,難道要跟后來的人承認自己上當了嗎?所以他們有時甚至會比銷售員還要熱情地向新人推銷產品。
第五是“權威”原則。這一點紅瑞樂邦就做得很好,他們是合法經營的公司,與央視有過合作,上過央視315晚會,是中央電視臺健康產業合作伙伴,紅瑞的股東董事長是中國保健協會的兼職副理事長。
加上給老人上課的那些人穿上白大褂假裝是某某大醫院的知名專家等等,至于真的假的,有幾個老人會在事后打電話去那些醫院查詢呢?
第六就是“稀缺”原則。使用饑餓營銷,一邊向老人夸大產品功效,一邊還說數量不多,如果沒人心動,就安排自己人帶頭購買產品,動搖其他人的決心,蜂擁而起搶購產品。
可是明白了他們的套路也沒用,那些銷售人員隔三差五上門跟你家老人嘮嗑捶背洗腳,爸爸媽媽叫得比你們都親熱,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兒女都不在身邊,孤獨寂寞的老人心里一熱,手里的錢就出去了。
有的老人可能以為子女是惦記他們手里的錢,其實不然,雖然有很多老人被干兒子、干女兒們騙了很多錢,但是錢是小事,保健品吃多了要命這才是大事。
我跟哥哥嫂嫂們心里焦急又無可奈何,大哥打了電話跟老媽聊了半個小時,還是摸不準他們是不是聽進去了,二哥二嫂甚至說周末就回家檢查二老買了哪些東西。
果不其然,二哥雖然沒從口風極緊的老媽那里問出什么來,但是卻在家里看到了所謂國肽的盒子,這就是老媽之前斬釘截鐵告訴我她沒買的保健品。
大哥二哥對此都一籌莫展,覺得除了努力說服之外沒有其他辦法,我只能在網上到處搜索該怎么說服父母相信這些都是保健品公司騙錢的把戲,大致總結了幾個辦法。
第一,老年人之所以相信保健品銷售員的鬼話,還不是因為子女不在身邊,而且對他們的關心太少,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有事沒事都給家里打電話,關心一下父母,越是不與他們交流,越是不知道他們最近的情況,直到后來事態嚴重了再來面對,才手足無措,徒嘆奈何。如果有條件的話,多回家陪陪他們。
第二,要理解他們害怕生病害怕死亡的心情,最好能夠帶他們一年做一次全身體檢,知道自己的身體哪里有問題,哪里沒問題,有問題的遵醫囑該買什么藥就買什么藥,不該亂吃的保健品不要瞎吃。即使想吃點保健品,可以去正規的藥店里給他們買好放在家里。
第三,要顧及老人的面子,不要像我一樣急吼吼地就說他們做錯了,上當受騙了,我媽就特別不愛聽,她用一句中國的古話懟了我,是的,就是那句“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了”等。
如果可以的話,找一些頭腦清醒的同輩人去勸說他們,或者讓子女中比較有威信的一個去好好跟他們講講,但也不要太多人了,以免他們覺得所有人都在跟他作對,不相信他們。
隨著老人年紀大了,他們對自身的價值原本就在自我懷疑中,不要再一味指責他們,否則即使他們醒悟過來了,也會留下心理創傷,覺得自己很沒用,拖累家人,要多安慰他們,鼓勵他們。
第四,與騙子們相比我們是處于弱勢的,因為騙子為了掙錢,早就把老人的心理研究個遍,但是我們還是要去了解騙子的套路,這樣我們在被父母質疑的時候,才能夠有理有據。當然光靠講道理是沒有太大用處的,前面幾點也要考慮到。
之前在網上看到別人推薦的這個小視頻基本囊括了那些害人的推銷套路,鏈接在這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696274?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0EFCE629-2BE3-40D6-A3B7-EE7F4CB260741985infoc&ts=1533579746168
第五,有人推薦讓家中的老人看看趙寶剛的《老有所依》這部電視劇,據說里面揭露了很多針對老年人的騙術、內幕,非常貼近生活,非常有教育意義。
第六,前面幾個都是些正面的手段,還有人提出一些不那么正面的手段,比如告訴他們誰誰誰吃了過量保健品腦溢血死亡了,以此來恐嚇老人。
還有個人的方法更加離譜,什么建一個公眾號,取一些嚇人的名字,把文章偽裝成某某報紙上的新聞,甚至組織幾個小伙伴拍一個類似《走近科學》的片子,在電視上自建頻道,時不時跳出來讓老人看看。這個難度就有點高了。
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抱著反正都是些保健品,吃一吃也不會死人的錯誤想法,因為保健品真的能吃死人!更別抱著正好自己不在家,有個人陪聊也是好的這種放任自流的想法。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在陪聊中,那些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掌握了你們家很多連你都不知道的信息,這是非常危險的。
當然,我最希望的是有一天政府能夠采取措施規范好保健品行業,讓我們的老年人們能夠真正地安享晚年。然而即使是國家能夠立法,我們做子女的也不能覺得從此高枕無憂。
因為除了保健品,還有很多騙局在等著他們,沒有我們的關心和陪伴,他們遲早還會落入其他銷售人員的甜言蜜語的陷阱中。
不要說你沒辦法了,辦法在那里,只是比較麻煩而已,難道要等到無可挽回時再來追悔莫及嗎?
無戒第四期寫作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