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城市的忙碌和喧囂吵得人頭痛欲裂。
大概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有勇氣與自己說會兒話。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是總缺乏獨立性,他們明明可以一個人生活,但是卻喜歡在人多的地方扎堆,似乎這樣顯得自己比較正常。然而有了手機以后,他們更加愿意和電子器械一起相處,等車、走路、坐公交車,無數人看看那小小的發光屏幕,等于擁有了全世界一般。
當我走過車站站牌時,發現一群低頭族,做著固定的動作,甚至連幅度都是一樣,同樣的面無表情,心中忽然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慌,覺得那些低頭族似乎只是一具具被掏空身體的行尸走肉,沒有情緒,沒有思想,甚至沒有生命。
后來有人說,因為那些人都太孤獨了。孤獨得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02
我們常常愿意在白天去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聽說隔壁的寢室的姑娘又有了新男朋友。
你知道嗎?我同學的朋友入手了一個名牌手表。
我阿姨這幾天又要去澳大利亞度假了。
XX明星好像要在哪里開演唱會了。
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新鮮內容,滾入我們的大腦,無論再大的事情,一個禮拜就會在我們的記憶中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所以好像任何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那么無關緊要的,甚至不及一瓶牛奶的保質期長。
我們每天翻閱著這些與自己有關或無關的消息,并熱衷的討論于這些事情,覺得樂此不疲。當夜晚人群散去的時候,你坐在滿是月光的窗邊,覺得孤獨被擴大了無數倍,且無人可說。這種感覺和白天的熱鬧成了明顯的對比。
03
孤獨,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
許多人對付孤單的方式就是視而不見和轉移注意力,阿桑的《葉子》中曾有兩句歌詞,印象深刻。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人常常用熱鬧來掩蓋和逃避孤單,好像孤單就不再存在了一樣。
但是真正獨立自強的人,卻敢于與自己相處。
你覺得他孤獨可憐,他卻一個人優哉游哉,自得清閑。他不需要與人群呆在一起,用別人的快樂來映照他的平凡。
他不需要去關心他本不想關心的事情,來顯示自己的與時俱進,緊跟潮流。
他一個人吃飯、旅行、看書、寫信,與自己對話,不覺得突兀,也不覺得尷尬,順其自然并且理所當然。
他們可以就這樣與世無爭、悠閑自得的存在著。
04
嘗試著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并了解它的想法。
心理學家曾說,人有著潛意識,而所謂的潛意識就是人們無法感知的思維活動,這種意識會在我們無意識中用最快速和最理想的方式出現,然后快速的消失,甚至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曾經出現過。
人大部分時候都是通過表面意識去思考問題和做決定,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外界的因素,讓思考的方式出現問題,或者偏向于用感性去處理問題,從而讓事情變得復雜,猶豫不決。
試著在一個心情放松、無人打擾的晚上,將手機調成靜音,調暗燈的亮度,在白紙上寫下讓你困擾的問題,靜靜的凝視著你手中的問題,然后用第三人稱的思維去回想這個問題,問問內心的想法,不用擔心會被嘲笑、會被輕視,你也不需要有任何欺騙和隱瞞,真誠的詢問內心的答案。
它就像一個慈眉善目的老者,它會給你最好的建議,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偏頗,以你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方向去看待問題,它會摸著你的頭,對你說,孩子,不要怕,要勇敢面對生活,我會一直在你身邊。
在問題的下方,寫下你潛意識所反饋給你的答案,當你寫完后,你就覺得,好像是另外一個自己所做的事情一樣,但是這個答案卻又如此的正確,讓人無法反駁。如果閑的無聊,你也可以與它聊聊今天的天氣和晚間的新聞。
與內心的對話會讓你在紛擾的世界里,爭到一片寧靜和安逸。讓自己心安理得的與孤獨相處,或者更加喜歡一個人與自己相處。
05
最后,想用劉同文章說的一段話,給整個敘述來一個完整性的總結。
曾經我認為,孤獨是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人,現在我發現,孤獨是自己居然能成為一個世界。
愿所有忙碌在各個時間點的人,都能面對獨孤的自省,愉快和自己對話并相處。
你可以假裝自己很快樂,但是,請在一個人的時候,也假裝自己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