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晚上開始,腦子里就一直在想畢業這兩年以來,我收獲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以后要怎么辦。昨晚運動完,學習的時候突然想到大星的博客,于是去翻了他的全部博客,09年的時候有一篇寫到已經工作兩年,之類的,可那個時候他已經寫了很多篇了,而且很專業的分析各個問題。09年工作兩年的話,07年畢業工作,比我大四歲,在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就已經參加工作了,所以當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他已經工作六七年了。難怪,天蝎座的他加上工作經驗,簡直就是人精中的戰斗機,讓人敬而生畏。
回想自己,從14年研究生畢業,今年16年9月份回國的時候也是兩年了。實際上從13年12月份進入BL實習開始就已經算是工作了。也兩年了。現在的我和工作兩年的大星簡直不是一個level的。從經驗積累來說,我首先就沒有思考和寫作的習慣;從現實來說,工作兩年我的技能似乎沒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如果實在要說收獲的,那收獲更多的應該是情商的提高吧。
從實習開始見識到了社會中職場里起起伏伏勾心斗角,在團隊里見識到了牛人的牛B做事方式,回公司見識到了斗爭的殘酷,自己內心的掙扎糾結以及逃出來實現了對外漢語夢想。
收獲最多的時候,就是我全心全意做團隊工作的時候。那個時候什么也不想,只想把團隊團結好。于是再多的工作內容也不怕,再雜的事情也去做,再心里委屈也還是安慰自己有價值。雖然最后陷到瑣碎的事情中,但是回過頭來想想,那個時候的自己實在是技能有限目光短淺。但如果沒有做過那么多事情,現在我也不會有依據的去思考以后我要做什么工作。因為做過的事情太多,所以能夠排除很多明確不喜歡的,這也算是一種收獲。再加上理性分析,結合自己喜歡的,才最后確定了一個能夠為之堅持和吃苦的一個方向。
在學校的兩年并不會有很重要的意義,可初畢業的這兩年,意義似乎格外的重大。我很慶幸自己在這兩年里經歷過的一切,嘗試了自己喜歡的人力資源產品運營以及各種后勤雜務,做了一直想做的對外漢語,對過去的自己也算有個寫滿的答卷。至于對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自己就是評判對錯的老師。看著寫滿兩年的答卷,覺得每一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而內心是否充盈只有自己知道。空有一副皮囊,里面卻沒有思想。這才是最悲哀的吧。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很多雞湯都寫畢業后的五年是最能拉開差距的,也看了很多雞湯,可人本性就是懶惰的。只有你做的事情是真正喜歡和認定是有意義的,你才心甘情愿為之吃苦和堅持。否則雞湯的作用多則一倆月少則幾天,之后還是隨波逐流覺得人生平淡才是真。可平淡不意味著不需要成長。
為什么我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沒有迷茫,除了高考的指揮棒,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知道在成長,知道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還要多提高分數才能上個好的大學。上了大學,沒有明確的指揮棒,我們開始了初次迷茫,于是有目標的人慢慢的脫穎而出拉開差距。再然后,工作了,身邊沒有老師沒有同學可以提醒你,供你比較成績,所以我們更迷茫了。覺得努力和不努力好像沒差,但真的沒差嗎?
確切的說,從讀研開始我的目標就模糊了。本科的時候明確知道要考研,所以還算明確。可讀研開始,我以后要當老師嗎?我要做什么工作?各種不確定讓自己很迷茫,兩年的讀研生活自己的技能似乎沒有什么提高,不是似乎,是事實。工作的兩年,如果說技能上的提高,應該是人力資源方面的事情除了薪酬福利其他方面都做了一些初級事情。為什么我會覺得是這些方面有提高?因為我真的做事情了。看,這就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做那些事情的時候,會抱怨繁雜繁瑣麻煩,可真正做后,你心里是踏實的。下次再做肯定會比第一次更好。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肯定是痛苦的,為了掌握新知識要做很多題,錯一次兩次,直到不再錯的時候你才真正掌握了這個知識,于是你不會再害怕考試中出現相同的知識點。工作不也是一樣嗎。可我們的心態卻全然沒有了上學時的踏實和認真。因為工作中沒有高考指揮棒讓你覺得你需要去提高,需要你多吃點苦才能靠近那個指揮棒。所以我們開始迷茫。覺得工作沒有意義,人生努力也沒有意義。
寫到這里,腦海里突然顯示出一副畫面,自己在一點一點的擦拭去一個塵封已久的箱子上面的灰塵,一層又一層的灰塵是我這幾年沒有指揮棒的時間,而箱子里面裝的就是為什么我會迷茫的原因。我終于找到了——沒有目標。
其實說目標,很容易。可我怎么知道我定的目標就是對的?就是對我人生有意義的?萬一錯了呢?是的,我經常會這樣想。可還拿準備高考來說,做這個題有用嗎?高考不考怎么辦?我們當時怎么做的?不考也要做,萬一考了呢?做了三年高考題五年模擬題,練了無數張試卷,可高考只有一套題。我們不是也無怨無悔的吃了那么多苦嗎?可到了大學到了工作,什么時候就開始這么計較了呢?
我做這個有用嗎?我以后要干什么?即使這些不知道,那起碼知道我要保持兩位數的體重,我要去一趟西藏這些目標吧。為了保持兩位數的體重,就要管住嘴,上班的時候不再吃一些亂七八糟的零食;要去一趟西藏我得提前查好天氣請好假,為了批假我最近不能遲到要好好表現…你看,不是已經明確一點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嗎?
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的時候,就先找找生活中的目標吧,至少讓自己回到為了目標行動起來的狀態。當你體驗到管住嘴邁開腿回到理想體重時的快感,那種實現目標的快感,掌握自己時間和狀態的快感會蔓延到其他事情上。實現了去西藏,你就會想我下一次去哪,需要怎么做準備。一點一點,一件一件開始,其實工作做什么并不是迷茫的唯一來源。你可以有一份你不怎么喜歡的工作,但是你可以勝任它,能夠維持你的生活,只要你在其他想做的事情上有目標并且可以做到,你也不會說到迷茫到混沌狀態。即使別人說你的工作沒有挑戰,至少你不會懷疑自己,而是呵呵一笑,因為你知道你離下一次的旅游還有幾天就可以休假了。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為昨天看了大星的博客,覺得為什么他工作兩年就可以有那么大的進步,為什么會思考這么多。內心覺得空虛和慚愧,可寫著寫著,我好像打開了一個神秘開關,覺得“迷茫”這件事情沒有那么神秘和不可控,這大概就是寫作的力量吧。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簡書有這么多愛好寫作的人。
好了,我要去背韓語單詞了,再多說下去我會覺得浪費了時間,因為我的目標很明確了,4月份考韓語,而我需要背單詞語法和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