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讀書,讀到要坦率承認錯誤,想到我春節(jié)以來和租戶的一些矛盾,以及由此和老公發(fā)生的矛盾,意識到我自己也有錯誤,其實,這樣的意識不是剛剛才有的,早在幾天之前已經(jīng)意識到了,只是今天,這篇文章再一次加深了我的這種感覺。
《曾國藩傳》說,“雖然這件事兩個人都有毛病,但是圣人教導說,改過要從自己做起,而且改過要從速,意識到馬上就要改。”所以曾國藩馬上撂下筆去找和自己吵了架的鄭小珊賠罪,鄭小珊也很感動,倆人把酒言歡,盡釋前嫌。我也決定學習曾國藩,不管別人怎樣,自己的錯誤自己承擔起來,不為別的,只為自己心安,于是,主動發(fā)微信給租戶道歉。
很少做這樣的事兒,雖然看不見對方,可是心里還是覺得緊張,在心里權(quán)衡再三,問自己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
首先,我怕對方以為自己軟弱嗎?答案是不怕,我本身說話方式生硬,這確實是我的錯,我錯了就該承認,《人性的弱點》不是說,坦率承認錯誤是一種高尚之舉嗎?我能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說明我不是一個推卸責任的蠢人,強者低頭,我戰(zhàn)勝了我自己,我就是強者。
其次,對于雙方矛盾的焦點,減免房租,這件事上無所謂誰對誰錯,只是各自的立場不同,每個人都有理由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我只是表達理解,并不需要認錯。
再次。文化背景,表達方式的不同,可能會造成文字交流上的誤會,這也是事實,說出來讓雙方都有了解,是好事兒,而絕對不是壞事兒。
最后,不良的關系對誰都是一種滋生負面情緒的土壤,而真誠和理解可以讓每一個人感覺到溫暖和放松,現(xiàn)在大家生活都很焦慮,緊張,如果能用一句話給彼此帶來一些良好的體驗,那么為什么不去做呢?
權(quán)衡之后我把編輯好的信息發(fā)了過去,感覺松了一口氣,結(jié)果如何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然后打開簡書開始編輯這篇文章,想要記錄一下這一次自我挑戰(zhàn)的經(jīng)歷。
剛開了一個頭,微信提醒,租戶回了我的短信,打開,是她對我的回復,她說相互理解就好,自己不是一個記仇的人,就是讀書少不會說話,但是對人很真誠。還附帶了幾個握手和笑臉的表情包。
實事證明《人性的弱點》里這篇文章說的是對的,每個人都需要被重視,坦率的承認錯誤是可以化解矛盾的,《曾國藩傳》說的也是對的,改正錯誤要從自己做起,而且改過要從速,我這一次用實踐驗證了這個道理。
讀書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答案,今天的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也找到了答案,今天對于我,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今天的我就是一個全新的我,我要為我自己鼓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