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關于死亡題材的電影、書籍越來越多,大多的主線都是,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的生命的開始,像《鬼怪》,在死亡當日,在陰間使者的茶館喝上一杯類似孟婆湯的茶,然后走出茶館,走向新生;像《擺渡人》,死者靈魂會有擺渡人引渡,去往虛無,走向往生。而《時光倒流的女孩》,似乎更多講的是,生命的延續,以另一種方式活著,完成生命的真正輪回。別具一格的體裁,總是讓人驚喜。
1.無論如何,好好活著。
莉茲最初對死亡是抗拒的,像任何人一樣,死亡代表著與人世間最親密的人的分別。莉茲認為是訣別,而我認為那只是暫時性的分別。每天都去了望平臺看人世間的家人,看到家人的傷心絕望,看到自己似乎近在咫尺的家人卻無法溝通,像空氣一樣虛無。但是當真正能夠對話的時候,問的第一句卻是,你過的好嗎?無論生活在人世間還是另界,都希望家人過得好。正如每一場生離死別,臨終前說的,應該都是,好好活著。
無論以什么形式活著,都應該好好活著。即使彼此看不見,但是生命還在繼續,好好活著,是給另一個世界的家人最好的交待。
2.死亡,是生命的延續。
人世間的由小到大順勢的生長,就像樹木地表上的枝干,順勢向上,是看得見的顯露出來的生命形式,是活著的外顯形式,而另界的生命軌跡,卻是逆向生長,從死亡那日起,慢慢退化到嬰兒時期,就像樹木地表下的根,向下延伸,越長壽越枝繁葉茂的枝干,底下便是更加的盤根錯節,這是活著的內隱形式,這依舊代表著“活著”。
更是代表著,生命的延續。在畫圓的時候,都是由一起起點畫起,然后延伸的曲線循著圓形的軌跡遠離起點,畫到半圓的時候,是起點與筆觸最遠的距離,是直徑,然后,繼續往回畫,距離慢慢地在縮短,最后回到起點。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圓,而對于生命來說,從小到大的順勢生長,到從大到小的逆向生長,加起來,才是一個真正的輪回。
不是倒過來活一回這么簡單,不是單純重復曾經的生活那么膚淺,而是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另界里有工作、有法律、有生活,也有愛情。莉茲15歲就死了,還沒在人世間經歷過工作,也沒有愛情,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做,就死了。她以為接下來的15年只是單調的過著幼稚的生活,所以她抗拒,她以為永遠都成不了大人,直到歐文的出現。愛情真的是件妙不可言的東西,悄無聲息的出現。
在看到這的時候,我在想著,如果歐文在人世間的妻子埃米莉出現了,怎么辦?作者總是最懂讀者。埃米莉因為流感死了,來到了另界,歐文依舊把她當成妻子帶回家,卻不知道怎么處理和莉茲的感情。我替男女主人公著急,而接下來的發展,卻讓我第一次覺得“物是人非”不是壞事,而是心態的豁達。埃米莉36歲,歐文17歲,莉茲15歲,對于埃米莉來說,他們倆是相愛的兩個孩子。生命的延續,讓他們成了孩子,而埃米莉,也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在人世間有,在另界,也應該有。“回到原來的地方、原來的人中間是很困難的,你轉身離開,哪怕只是片刻,回來的時候,一切都變了。”這,大概是對“物是人非”最溫情的闡釋。人生的軌跡,不會因為曾經有過的交集而停滯不前,時間,會讓人成熟,讓人豁達,也會讓人遇到那個時間節點上該遇到的人。
3.陰陽平衡,才是生活。
這本書總讓我想到中國的“陰陽”。自然界中,事物多以對立矛盾統一的形式出現,這在中醫、哲學等方面都很受用。而另界的存在,與人世間正是形成了陰面與陽面,兩者相得益彰才能形成陰陽雙生。書中每一件事的存在,書中的眾生相,都能找到它的對立面,就像死亡,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活著,即使壞事的發生,否極泰來,緊接著會是好事的發生,而這,就是生活,辯證而統一。
____
這本書的魅力,在于,順著看,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伸,即使你把書倒著看,那依舊是生命的延伸。這種感覺很奇妙,也讓人,開始凝視自己現在的生活,思考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