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5年上大學開始,每年寒暑假回家陪陪爸媽是我雷打不動的保留項目。可是今年,因為兩個二寶的原因,我回不去了。
原本覺得并沒有什么,只是一年暑假沒有回家而已,何況過年的時候才剛剛回去過。可是,隨著開學的日子逐漸臨近,不能回家不再是一個一種假設而即將成為一種事實,我心里莫名的煩躁起來。特別是最近打電話,媽媽的聲音顯得如此的蒼老而沙啞,這種內心的抑郁,像是盛夏時的烏云一樣,瞬間的蔓延開來。
我的爸媽是兩個將近70歲的老人,勤儉樸實,對生活沒有太多的奢望,對子女也沒有太高的要求,身體健康,樂天知命,每天高高興興的練練拳、跳跳廣場舞,然后就是盼望著節假日的時候孩子們回去看看他們。照理說,70歲正是該頤養天年的時候,他們對生活的這個要求真不過分。
以往每年我帶著女兒回家的時候,他們都開心的不得了,給我們做各種各樣的美食,給女兒買漂亮的衣服,總想把半年積攢的思念和愛,在我們回家的那幾天集中的表現出來。
可是去年,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調整,鼓勵一個家庭要兩個孩子。兒女雙全幾乎每個中國家庭的夙愿,就算不是一兒一女,有兩個孩子做個伴也是好的。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和愛人在政策放開后便要了二寶。我姐姐也是同樣的想法,所以我們家便有了兩個二寶。
這一下,我的爸爸媽媽忙壞了。這種忙,不只是實際生活中添了很多瑣碎的細節,更來自于內心的慌亂不安。他們原本悠閑恬靜的老年生活被打亂了。先是不遠千里來到武漢照顧我,時值盛夏,正是武漢這個火爐發威的時候,他們每天揮汗如雨的做飯,還有幫忙送大寶去上名目繁多的培優班。武漢的美食、美景一點都沒有享受到,倒是扎扎實實為我服務了60天。剛剛回到家,他們還沒有來得及休息,我姐姐馬上也要生二寶了。他們又馬不停蹄的給我姐姐忙來忙去。
過年回家,爸爸媽媽忙亂的給我們做飯、做菜,生怕有哪個孩子不滿意,做完飯,又給大小孩子洗澡,洗衣服。四個孩子,笑聲、哭聲、喊聲此起彼伏。然而,即使這么累,他們依然十分滿足,十分開心。我們走的時候,又千叮嚀萬囑咐,說讓暑假早點帶著孩子們回家。
半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轉眼暑假到了。我的大寶到了四升五的關鍵時期,從學校考完試就進入各種培優機構進行培訓,數學、英語、游泳、羽毛球,孩子每天忙得團團轉,光是接送就要有專人負責(幸虧有我的公公婆婆,不辭辛苦的幫我們做飯、帶孩子)。等孩子培優結束,暑假差不多就過去了一大半。本來也是很想帶孩子回家的,但是我姐姐產假結束,8月份就要開始上班了。老爸老媽要全責的照看姐姐家的二寶,打了幾個電話,又怕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在火車上出什么狀況,又怕我們回去照顧不了四個小孩,一面心里很盼著我們回家,一面三番五次的告訴我們不要回去。
偏偏就在前幾天,姐姐家的二寶病了,緊接著我姐姐也病了,很快爸媽也累病了,打電話的聲音都是嘶啞的,聽得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看著姐姐發來的照片,突然感慨老爸老媽居然這么老了。不管時間過了多久,我們總是不愿意長大,心里始終覺得爸爸媽媽還是那個無所不能,又對我們無限寵溺的年輕的爸爸媽媽,可不經意間他們早已經是霜染白頭,背駝腰酸的老人了。想到這些,又不禁懊惱,覺得自己有時候真的很不懂事,老爸老媽為我們做了那么多,我居然還會給老爸老媽提意見覺得他們愛姐姐多一些。
我們要孩子潛意識里希望我們自己老了能有人陪著聊聊天,說說話,照顧一下我們,可是我們又拿什么來孝敬已經為我們操勞了一生的父母呢?希望兩個二寶趕快長大,我便能夠經常回家看望我的爸爸媽媽。
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藏著對父母最真的眷戀和最深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