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剛剛在北美市場公映的《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 Hollywood),是好萊塢著名導演、編輯兼制片人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的第十部(坊間有傳說也是他最后一部)作品。這部耗資預算超過九千萬美元的新片,上映第一個周末就在北美票房取得了四千一百萬美元左右的不俗成績,僅次于排名第一的迪斯尼新版電影《獅子王》(The Lion King)。
令人遺憾的是,這部電影并沒有能夠在中國大陸公映,陽光君猜測可能是因為題材和內容無法通過國內的電影審查的緣故吧。
雖然沒有在國內上映,但筆者卻留意到在國內外媒體上出現的一些評論,說是李小龍的女兒對片中一段描寫李小龍的情節很不滿意,認為是在丑化李小龍。不但如此,這段有爭議的情節又再次在中國國內媒體引發了對好萊塢電影丑化、歧視華人和華裔演員的“黑歷史”的挖掘。
再此,筆者并不想否認以往好萊塢電影對華人的丑化以及對華裔演員的某種歧視的現象。但筆者認為,如果大家以為《好萊塢往事》中的情節是在有意丑化李小龍的話,那可能是因為大家對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表現手法不夠熟悉的緣故吧。
其實,熟悉昆汀電影的人都會知道,對于古老和傳統的東方武術和中國功夫,昆汀一直是抱著尊重和贊賞的態度的。這一點,大家從昆汀的早期作品《殺死比爾》系列當中就可見一斑。
在《殺死比爾》當中,昆汀大量地引入了東方武術(包括中國功夫和日本劍術等)的元素。影片的武術動作指導是香港著名動作指導袁和平。劇中由烏瑪.瑟曼(Uma Trurman)扮演的女主角“新娘(代號‘黑眼鏡蛇’)”的師傅“白眉”(由香港著名武打演員劉家輝扮演)就是一位中國功夫大師。而且,女主角最后殺死仇人比爾所使用的絕招,也是“白眉”所傳授給她的“五指穿心掌(其實是一種點穴術)”。
而更為明顯的是,在《殺死比爾》當中,在前往日本東京尋仇,殺死由著名華裔女演員劉玉玲(Lucy Liu)所扮演的日本黑老大及其眾多手下時,女主角所穿的黃色緊身裝正是借鑒了當年李小龍的標志性行頭。
在《好萊塢往事》當中,的確有那么一段描繪李小龍(由美國華裔演員Mike Moh扮演)的片段。在該片段里,李小龍看上去是一個喜歡夸夸其談的明星,但卻在與由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所扮演的動作替身演員的短暫對決中出盡洋相。這咋一看上去,好像是在丑化李小龍。但如果觀眾可以從好萊塢(或者西方人)所慣用的搞笑方式來考慮的話,就會明白這只不過是昆汀對李小龍在功夫電影的重要影響力的某種“扭曲”了的致敬方式罷了。其實,大家回想一下,成龍也經常在自己的動作電影里扮演那些看上去令人搞笑和討厭,但卻有著可愛和偉大本質的角色,不是嗎?
?另外,不知道看過《好萊塢往事》的觀眾有沒有注意到影片當中的一個細節,那就是劇中由馬各特.羅比(Margot Robbie)所扮演的好萊塢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當年好萊塢的著名女演員莎倫.泰特(Sharon Tate)在電影院觀看自己主演的電影中,有一段痛打對手的戲份。緊跟著這段戲份,有一小段似乎是李小龍(或者是他在電影中的角色)在指導莎倫.泰特的武打動作的畫面。而這一段小小的畫面,也正是昆汀再次向李小龍致敬的有力證據。
再從昆汀對他的作品的演繹手法來說,在不斷強調和刻畫他的“暴力美學”的同時,扭曲和改變人物以及歷史事件的結局,也是昆汀電影所慣有的幽默方式。
舉例來說,在昆汀所導演的在2010年獲得了四項金球獎和八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無恥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當中,就有一段將歷史結局完全改變了的情節。在該影片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納粹德國的大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在和他的包括戈培爾等在內的一眾黨徒一起觀看一部宣傳納粹德國的所謂“戰斗英雄”的電影時,被電影院的猶太裔女老板以及幾個美國派遣特工用大火、炸彈和機關槍全部消滅在了電影院里,從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獲得了徹底的改變!(這當然不是事實)。
而《好萊塢往事》當中,劇中人物莎倫.泰特的結局也被昆汀做出了令人意外的扭曲。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中,已經懷孕八個半月的莎倫.泰特和來到她家做客的其他四個朋友,被闖入其家中的幾個歹徒殘忍殺害,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大事件。而在影片當中,故事的結局則被改編為幾個歹徒誤打誤撞闖進了莎倫.泰特的鄰居------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所扮演的西部片明星瑞克.道頓(Rick Daltun)家里,結果被前面提到的道頓的動作替身以及道頓本人一頓痛宰,全部干掉了!(這當然也不是事實)
盡管上面提到的兩個電影情節與事實完全不符,但影片放映時觀眾們的掌聲,卻也充分反映出包括昆汀本人在內的人們對于改變悲慘歷史的結局的美好愿望。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能夠相信昆汀真的是想丑化李小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