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覺很好,轉來分享給大家。
《左傳》有云:“善不可失,惡不可長。”由于社會日趨復雜,那些心懷善良者,往往會成為被欺負的對象。不過,就算外界如何變化,一些善良的人依舊巋然不動,自帶清流正氣。在他們看來,凡事當講原則,而善良正是他們開啟一切的萬能鑰匙。
正因為相信“善有善報”,那些善良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其實,蒼天始終都在眷顧善良的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會如此美好。
一、善良的人,只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善良的人,他們通常只是一心做事,對所謂的好人壞人并不是看得十分透徹。有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壞人,他們也只是選擇隱忍,吃一塹長一智。對他們而言,明哲保身才能將善行延續下去,親痛仇快的行為無異于自斷后路。
那些嗤之以鼻者,實際上完全誤會了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并不是甘當鴕鳥,也不是完全沒能力抵抗,他們只是一群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如果對于這樣的人也要去欺壓和霸凌,那只能說,這些壞人已經完全失去了人之本性。
個能為他人付出的人,他們便是人間至圣。正因如此,他們才會一直堅持獻愛心,行善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曾子說過:“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那些善良的人,可能福氣還沒有到來,但禍事絕對早已遠離。人的善良就像是一種光環,時時刻刻都在護佑著他們的健康平安。
二、善良的人,往往會有好報。
古人講滴水恩,涌泉報,這類事情從古至今數不勝數。良的人做善事只是本能之舉,但無意中改變了很多人的境遇與方向。這些受到恩惠的人一旦功成名就,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先去報答自己的恩人。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善有善報”其實就是蝴蝶效應的體現。一個人的善舉看似極為渺小,但它在未來可能影響巨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為了能獲得好報,刻意去做善事,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在佛家看來,真正的行善應該是不計名利也不求回報的,一個人在得到名聲的同時,他其實已經獲得了行善的反饋,所以斷不會有福報降臨。
凡事皆有因果,善良的人通常只是一心向前。看到他人在自己的善行中獲益,看著自己的努力一天天開花結果,這對善良的人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報答。當“做善人”與“行善事”成為了社會主流,他們也就真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假如你想要成為生活富足的人,每天都做些善事是非常重要的。一顆種子吸收了陽光雨,最終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世間的一切無不是由因果構成,如果你一心去做一個善良的人,相信你一生的運氣絕對不會太差。
善人者,人亦善之。做一個善良的人其實是非常幸運的,他們的眼中能看到五彩斑簇的美好。到了耄耋之年時,我們斷不會在內心有任何后悔。因為對于這個深愛過的世界,我們曾貢獻過自己的善良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