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將,除了岳飛外,還有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
岳飛,大家都很了解了,我來講講韓世忠吧!
初顯將才
韓世忠,出身于普通農民家庭。自幼喜歡練武,學習刻苦認真。
年僅十七歲他就參軍當了一名士卒。
韓世忠所在的部隊駐在西北地區,經常與西夏軍隊發生沖突。韓世忠入伍不久就參加了戰斗,因作戰勇敢就由士卒升為小隊長,只管十幾個人。官職雖小,但韓世忠仍能積極負責,他領導的那些士兵都比他年紀大,可是韓世忠作戰勇敢,處事公道正派,說話正直在理,所以大家都聽他的。
有一次宋軍攻打西夏的一座城池,久攻不下,韓世忠打紅了眼,一個人爬墻沖進去,殺死守城的敵軍頭領,把他的腦袋扔出城外,宋軍受到鼓舞,一涌而上,攻下城池。
不久,西夏王的監軍駙馬親率夏軍向宋軍反擊,宋軍有畏怯之狀。韓世忠問清駙馬的身份和作用,然后率幾名敢死士卒,沖入敵陣,這突如其來的沖擊讓敵人驚慌失措,韓世忠沖入敵陣直奔元帥帳,還沒等西夏兵明白過來,手起刀落,將西夏監軍駙馬的頭砍了下來。
西夏兵大亂,爭相奔逃。
用兵如神,名聲大噪
?巧用計謀驅金兵
1121年(宣和三年),宋政權派出的部隊與金兵戰于燕山南,幾路兵馬均被金兵打敗。
韓世忠率五十余騎巡邏于滹(hū)沱河上,不巧與金兵大隊人馬遭遇。金兵是一支兩千人的騎兵主力。韓世忠遇事冷靜而果斷,他告訴士卒:"慌亂就等于死,不要亂動,一切聽我安排。"他讓一個叫蘇格的小隊長率部分人搶占高坡,列陣其上,觀而不動。又派出十余個騎士,把在河準備搶渡的散亂宋軍組織起來,得眾數百,讓他們列陣擊鼓吶喊。
然后,他率幾名敢死騎士,徑直沖入金兵隊陣之中,專砍打旗的金兵,連殺幾個之后,其余舉旗的紛紛將旗放倒,河邊的宋軍士卒擊鼓高喊:"金兵敗啦!金兵敗啦!"傾刻間金兵大亂,蘇格率占據高地的騎兵自上而下殺來,金兵丟下上百具尸體,亂紛紛向北逃去,韓世忠又追了一程才收住坐騎。
1126年(靖康元年)十月,正在滹沱河一帶擔任防守任務的韓世忠被金兵數萬追逼退入趙州城內。敵兵圍城數重。城中兵少糧乏,軍心不穩,有人主張棄城而遁。韓世忠傳令下去,有敢言棄城者斬。當天夜里,天降大雪,韓世忠選精壯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進金兵圍城主帥營帳,殺死主帥,后偷襲金兵駐地,挑起金兵內部誤相攻殺。一夜大戰,金兵死傷過半,當得知主將被殺,看到遍地都是自家兄弟的尸體,流出的血把雪都染成了紅色的,金兵無心再戰,潰散退去。
這期間還有救高宗,圍兀術等等赫赫戰功,因為高宗太蠢了,漢奸太可恥,我就不一一敘述了。
怒斥秦檜
在南宋政權內部始終存在著抗戰與投降之間的斗爭。以岳飛、韓世忠等戰將為代表的主戰派,拒絕妥協投降,反對與金議和;而以秦檜等文臣為首的士族勢力,企圖偏安一隅,因此,反對抗戰,主張妥協議和,最終走向了屈膝投降的道路。
岳飛父子被捕下獄,秦檜獨霸朝政,無人敢言,但韓世忠不管這一套,他面見秦檜,當面指斥道:"岳飛父子何罪?為何將其關押?"秦檜答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斥道:"'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好友勸他,得罪秦檜日后難逃報復,而韓世忠卻說:"今吾為已而附合奸賊,死后豈不遭太祖鐵杖?"
韓世忠見岳飛父子被處死,大好的抗金形勢白白喪失,自己又無能為力,便毅然辭去樞密使的官職,終日借酒消愁。
最終還是憂憤而死,卒于1151年(紹興二十一年)。
韓世忠在臨死前還囑咐子女要為國盡忠。
楊萬里這樣評價韓世忠:"異時名相如趙鼎、張浚,名將如岳飛、韓世忠,此金人所憚也。"
脫脫說:"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宋靖康、建炎之際,天下安危之機也,勇略忠義如韓世忠而為將,是天以資宋之興復也。方兀術渡江,惟世忠與之對陣,以閑暇示之。及劉豫廢,中原人心動搖,世忠請乘時進兵,此機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檜之言是聽,使世忠不得盡展其才,和議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舊將,不與相見,蓋懲岳飛之事也。昔漢文帝思頗、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