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本書叫做《完美關系的秘密》,才剛剛開始看,書在前言里面說,愛情的本質是繁衍,而“人類婚姻關系的本質,孩子只能由女性生育,又如此難撫養,男人和女人就締結合約:你幫我生孩子,我和你一起養我們的孩子。”我還沒有看完,不知道為什么會得出這樣一個觀點,這到底是婚姻的本質是繁衍,還是愛情的本質是繁衍呢!婚姻與愛情是完全一致的嗎?
書上說,“繁衍操控著我們的心,而性欲操控著我們的愛情,即使我們無法意識到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一切言行和好感源自何處,但他人依然讓我們產生沖動。”這本書賣得如此之好,一定有它有道理的地方,而且一定有許多人在這本書的指導下獲得了婚姻,但是我不明白,我不能夠理解,結了婚就說明,他的愛情成功了嗎?
如果說一個女性越有繁衍價值,他就會被越多的人愛上,那么,難道所有的人被愛上都是因為繁衍功能嗎?難道不是因為她的性格,因為她的見識,因為她的品格嗎?為什么只會是因為繁殖呢!
雖然,對有一些人,對太美好的愛情過于憧憬是不太現實,但是繁衍本質這種說法,實在是讓人失去了對愛情的憧憬,聽起來一點也不美好。
書上說,女性更重要的價值在于生育,男性的價值更多的在于養育,根據我最近看到的一些對男人跟女人的分析,我有時候會有時候會想在社會價值里面,正是因為把女人創造價值的可能性降得很低,所以對于一切事物來說,一切都變質了,好像女人的價值就只有生育,而且這種價值比起男人創造的社會價值來說,簡直就是坐享其成,如果說女人完全有可能自己來養育自己的后代,那是不是就是說這本書的根基就被瓦解了,如果女人找男人并不是因為需要它的養育功能,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女人創造價值的能力高過于男人,既可以生育又可以養育,那么男人的功能就只剩下染色體功能了,是不是就說明愛情可以消失了,因為只要能繁殖就夠了呀?
書上說,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是少數,那些細水長流的一樣,可以被稱為愛情,愛情本身是排他的性沖動,這并不限于是一見鐘情還是日久生情,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它一樣可以存在。看到這里我有種感覺,可能每個人對于愛情的理解不同,所以愛情觀也就會不同,進而導致每個人的戀愛、婚姻、家庭的道路都會不同。
很多人都沒有結婚的原因,是因為她想要有一份真正的愛情,這份愛情是一份轟轟烈烈的愛情,這份愛情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這份愛情不是尋求男人的養育價值,這份愛情不是為了實現繁衍,這份愛情只是為了自己心中的一種美好,一種純凈,有的人很幸運,很早便遇到了愛情,并且能將它一起帶入婚姻,有的人一直苦苦守候,最終也能等到遲來的愛,有的人也許受不了等待的孤獨與痛苦,等不來愛情便退而求婚姻,有的人也許被愛神遺忘了,一輩子沒有等到愛情,孑然一身卻也為心中的愛情保留著純粹。
愛情需要守候和呵護,婚姻才需要經營,繁衍是果而不是因,價值需求是必要而不是充要條件,我最終還是無法認同書里的觀點,我還是希望相信愛情純粹的人會得到純粹的愛情,也相信因為純粹愛情而結出的婚姻會最幸福,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彼此深愛的人,一起攜手完成最完美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