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嘉慧
我們常說,這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愛是持之以恒的情感,美食是難以磨滅的情懷。
很多年后,你在陌生城市里吃到一碗兒時熟悉的面。燈光昏暗的小館讓你忍不住去了十次百次,在每一個工作結束后的疲憊,在每一個孤獨無助心事滿滿的深夜。一碗面的力量,來自記憶深處遙遠而熟悉的情感。
你愛一個人,你總會記得和她常去的那家餐廳,常點的那道菜,你在內心固執認為那是世間最好吃的美食。她的一顰一笑和美食的形色滋味芳香襲人,在你心里開出嬌艷欲滴的花朵。
你和一個人告別,你總記得告別那天說了怎樣的話,吃了怎樣的餐,喝了怎樣的茶。很多年你都沒有再去那家店,沒有再喝一樣牌子的茶。食物和告別時候的心情,深刻又難以磨滅。
你記得兒時的味道,因為帶著家的情感。你記得上學時候食堂的味道,因為帶著青春的印記。你記得常去那條街上的小吃,因為在你心里陪伴身邊的人與眾不同。你記得一個人常去的餐館,因為那里裝滿了你的孤獨或者想念。你看見美食,總惦記著不在身邊的他。你和他在一起,總是想把最好的美食分享給他。
愛與美食千絲萬縷,不可分割。
美食與愛盤根錯節,不可辜負。
1、
我曾祖母九十歲的時候,滿頭白發梳得一絲不茍。一輩子茶飯都特別講究,面條米飯餃子饅頭樣樣精通。媳婦們的飯食她都看不上,脾氣也格外厲害,兒孫們都有點怕她。
曾祖父在異地當倉庫保管,曾祖母常把茶飯做好,騎著自行車送去。雪白的饅頭和精致的家常菜,常常曾祖父最后一口饃剛剛夠盤子上的最后一口油湯。
不會多一口不會少一口。曾祖母一口氣送了二十年,風雨無阻。
2、
記憶里小時候的年,我們穿新衣吃糖果要年錢,只有母親永遠都在灶房。
炸饃饃炸丸子鹵肉炒瓜子釀黏飯。從臘月到正月,從天明到夜幕,她永遠在廚房里忙忙碌碌。
來了客人,滿滿一桌菜,八涼八熱。人來的時候她在廚房準備,人吃的時候她在廚房忙碌,人走了留下一桌子殘羹空盤等著她來收。
如果沒有母親,大概就不會有年吧。
3、
從小就愛吃辣,走到哪里都無辣不歡。不管吃啥飯,有一口辣,都能有滋有味。
上學時候遠行千里,工作以后雖然離家只有百公里,但總不是故鄉,總是異地。
父親每次都要親手做一大瓶噴香的辣椒。精選好的辣椒曬干砸成面,加上神秘的調料,用過火的高溫油炸香。辣椒瓶被塑料袋扎緊裹嚴塞進我的行李里。
父親在家是不怎么動手做飯的,但父親牌辣椒陪伴我在異鄉吃了無數頓安穩自在的飯。
4、
我阿姨說以前家里特別窮,窮到根本吃不起一口肉。那時候大哥還小,別人家炒肉,大哥總要忍不住在人家窗外多站一會,多聞一會那肉味。
有一年大哥高燒,燒得迷迷糊糊。阿姨用油炒了洋蔥喂大哥吃晚飯。大哥吃了一口,說“媽,這是什么肉,豬肉嗎,真好吃"。
一頓帶著眼淚和善意謊言的晚飯,讓大哥的病一下子好了很多。
很多年后,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但阿姨也從來不浪費一菜一湯。
大哥吃洋蔥的故事會被經常講起,于大哥來說,這是成長的樂趣。于我們來聽,這是一個母親復雜的愛。
5、
異地戀談了好幾年,他對她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也許是因為年輕吧,也許是因為離得太遠了,也許真的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
他走了,沒有想過回去。同樣,他也沒想過未來的規劃里是否該有她。
家鄉的水果下來,她總要寄給他。桃子,棗子,獼猴桃,甜瓜,蘋果,梨子。連小城的快遞員都記住她了。
他總是百感交集和她說,“你別寄了,大城市什么水果買不到,大老遠寄點蘋果,值當嗎。”
一寄寄了三年,他終于還是和她提分手了。那一年,他沒有再收到她寄來的水果,他卻發現精致水果店里昂貴的水果都沒有她寄來的甜。他有點悵然若失,消失不見了竟然會這樣懷念。
6、
初到西安的時候,過了一段異常孤獨無助的日子。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每天下班回去只有空蕩蕩的房子和冰鍋冷灶。
有個同事是陜西南部地區的人,接近四川。每年都會從家里帶些臘腸臘肉的回來。有次去她家蹭飯,她煮了一碗臘腸米飯給我。
我獨愛那一口,米飯里蒸進滿滿的臘腸,臘腸的油滲入白糯的米飯,油亮亮,香噴噴。不要其他菜,只一碗米飯臘腸就心滿意足。
再后來,我就賴上了她。蹭了她無數頓飯,也和她講了無數多心事。她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我最好的朋友唯一的閨蜜。
7、
她剛和他談戀愛的時候,隔著千公里,好久才能見一面。
她體弱,瘦瘦小小的,他每天在電話里叮囑最多的,就是要她按時吃飯好好吃飯。
有一次見面后,他帶她去吃飯,點了好多她最愛吃的菜,看她吃得滿嘴都是油,他心滿意足的重重嘆了口氣。
她面帶囧色,問他是不是我吃得太多了。
他搖頭,說:“我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都能親眼看見你好好吃飯,這樣我就安心了”。
8、
那天她做了一鍋鍋仔飯,土豆,小白菜,雞胸肉,白米飯,悶得噴香。
他睡醒后問她,我們晚上吃什么,她說白米飯拌白塘。他跑到廚房看了一圈,除了嘟嘟冒著氣的電飯鍋,真的什么菜都沒有,他有點納悶。
她一本正經說,吃飯吧,我去盛飯,白塘要我給你拌進去,還是拿來你自己拌。他眨眨眼,我自己拌吧。
然后她變魔術一樣變出了一碗鍋仔飯,他抱著她轉圈,大笑,我就知道,你才舍不得讓我只吃白米飯。
她也笑。在心里默默想,是呢,要把最好吃的都給你。要讓剩余的歲月里,你和你的胃都記著我的好。
9、
他愛吃大蒜,走到哪不管吃得啥,都要有口蒜。一碗面,一盤餃子,一鍋肉,一碗泡饃。甚至火鍋,甚至米飯。有了一口蒜,滋味就會格外美好。
他身邊來來去去的同事下屬朋友都知道他好這一口,走到哪不論吃啥都記得提前幫他剝夠蒜。
有一次他突然很感慨,他說“我這輩子要寫本書,這本書是我的成就,書名就叫《那些年為我剝過蒜的人們》”。
10、
以前有個同事姐姐,人看起來安安靜靜,性格卻直爽的有點二。
在北京當過北漂,在北京學過表演,也是混過圈子的人,和一個導演談過戀愛。她和我說,那時候特別艱苦,住在地下室,到現在天一陰冷,她好像還聞得到發霉的味道。
她比我大六歲。常給我買吃的,單位發的超市卡她全部買成泡面面包和速食給我。她說,在外面不容易,我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也特別苦,如果當時有人能幫我一把就好了。
到現在我還記得她帶我去粉巷吃的丸子湯。放了胡椒粉,滾燙鮮辣的丸子湯,還有她友好善意的眼神,那才是真的人間美味。
不論是面條土豆絲的家常便飯,還是烤肉啤酒的深夜食堂,或者一大桌的山珍海味,再或者火腿雞蛋的簡單泡面。吃什么不重要,和誰吃最關鍵。
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因為有愛,萬般平淡皆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