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是“分寸”。
分寸,往往是一個人生活長河上的一個分水嶺。人生做事最難的不是少做與多做,而是將事情做到何種程度。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菲兒和嘉欣打小一塊長大。初中到大學,一起學習、游戲、逛街,依然一對姐妹淘。周末,她們都有事沒事聚在一起,湊熱鬧。兩人會分享彼此的心得,甚至隱私都會和對方說。
大學時,嘉欣愛上上一屆的學哥。他們手拉手牽手走時,嘉欣自然就忘了自己的閨蜜,她沉醉在愛情的溫馨美好中。菲兒自然不會做電燈泡,知趣地回避,說嘉欣見色忘友。
學哥早一年畢業(yè),去了廣東工作。嘉欣心心念念地等畢業(yè),要追尋學哥去南方。嘉欣家庭條件好,爺奶爸媽對她很疼愛,她從來不知柴米貴,更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現(xiàn)實。
菲兒知道嘉欣的心思,極力反對,“嘉欣,我們從小在一起,你從沒自己出過這個城市。為了你的男票,你追到廣東去,我不贊成!你是家里的獨女,你走了,你爸你媽,你有想過嗎?他沒錢、沒房子、沒實力,你奔他去,腦袋是不是被門擠了?”
“我的事,不用你管!”,平白無故地被人說,嘉欣覺得很沒面子,兩個好朋友不歡而散。
嘉欣一意孤行,跟著去了南方。穿過一排排高端的住宅,來到男盆友狹小的住處。出租屋雜亂的環(huán)境,讓嘉欣覺得很不舒服。剛下飛機時的高興和興奮,被現(xiàn)實沖刷得干干凈凈。
男友要上班,沒時間陪她,留下她休息。男友工作、加班,再工作、在加班。嘉欣和他連話都說不上幾句。一個人百無聊賴,她四處走走,街上少有閑人,每個人都行色匆匆。
不能這么待著,嘉欣決定找工作。在陌生的城市里,一個女孩很艱難。她從一個面試地,到另一個面試點,像商品一樣被人評頭論足,可根本沒有好的崗位。不是工資低,就是重復勞動,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男友辛辛苦苦一月,買不了一平米房子。嘉欣過得了好日子,他不想讓她跟著吃苦,兩個人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終,還是分手。
回到家后的嘉欣,已經失去最好的工作機會。菲兒進了事業(yè)單位,拿著好工資,享受著高福利。她聽說嘉欣回來了,興沖沖地來看嘉欣,“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不聽老人言,吃虧了不是?”
本來是一句玩笑話,嘉欣想起自己的艱辛和不易,心里頓時不好了。她看看曾經的閨蜜,臉色變得很不好看。
直爽并不等于言語毫無顧忌。只圖一時之快,不講方式方法就很容易得罪人。雖然你心地坦白,毫無惡意,但因為沒有考慮到場合,使被批評者下不了臺,面子上過不去,一時難以接受,對方的自尊心被傷害,當然會對你有意見。
九月初,莘莘學子背上書包,升入新的年級,往前成長了一步。大學同班微信群,同學們分散在各地,大家都忙于各自的生活,群里平常極少有動靜。
今天,湖北仙桃的同學在群里發(fā)聲,我女兒考到南昌上學,班上有哪位同學在南昌,到時候見一見不?南昌的同學馬上回應,好的,你們到南昌通知我哦。
另一位女同學問,湖北武漢那么多學校,干啥去南昌上大學?南昌沒有你說的XX大學,你女兒念的是分校?群里別的同學不吱聲,就她一人挺敢說的。過了好一會,先前的同學答,“湖北是大省,錄取分高。我家孩讀的是分?!??!澳闩畠旱侥喜强剂硕嗌俜??”,再沒有人接話。
老同學多年未見面,即將重逢。相遇是緣分,是一件高興的事。被她這么說,很煞風景。不知道她是情商低,還是與人家不和。孩子若考了高分,不上個985 、211之類的院校,何必多此一問。好像挺關心、挺善良,關心體貼。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一家人高高興興,本來好心情,被她的話當頭澆一盆涼水。
何必如此刻薄,對別人的孩子揪住不放,刨根問底。“良言一句三冬暖”,不傷人是一種教養(yǎng)。
千萬不能口無遮攔。不要探問別人的隱私,不能當眾揭對方的隱私和錯處;不能故意渲染和張揚對方的錯誤;要給對方留點余地;不能強人所難;說話不能不看時機。
總之,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實現(xiàn)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