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孩子下半學期的必讀書目,內容相當精彩,偵探類的,但是如果僅僅當做偵探小說來讀,未免太遺憾了些。書很薄,191頁,大約五萬字,兩三小時可以消化完。
這本書大致是說:三年級(奧地利三年級相當于我們這邊的初一)五班出現了小偷,丟錢,丟錢包,丟金鏈子,丟手表等。有一天,他們的班主任沒有來學校,數學課課間,有個同學丟失了他的金表,數學課上,數學老師讓孩子們搜身,結果在米哈艾爾(先生)的桌肚里找到了,大家都覺得先生是賊,先生受到莫大的冤屈,拒絕去學校,拒絕去看他。先生的好朋友達尼爾(思想家),奧特爾(黑桃愛司),李麗貝特覺得不能這樣下去,決定尋找出真正的小偷,展開了一場偵探之旅。
在偵探的路上,愛動腦筋的思想家通過排查和推理,終于找到了真正的小偷,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他思考了很多,他覺得那些把先生當賊的同學對先生的傷害并不比真正的小偷少,而且他不能讓這樣的事兒繼續發生在別人的身上。最后找出小偷克朗,是一個沒有什么朋友的孩子,為此結交了社會上不良少年“胖小子”,而胖小子的媽媽忙的沒有時間管他,爸爸又常年在國外。胖子的媽媽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呀,他要什么我都給他,他什么都不缺,但是他為什么要去做小偷呢?
在談談書中的大人:
李麗貝特媽媽:極度不放心13歲的女兒,規定時間必須到家,如果超過一點點,媽媽就驚慌失措,恐懼不安,導致李麗貝特雖然很想交朋友,但是沒有時間。她不放心女兒任何單獨的行動,坐車,購物等等都不放手讓女兒去做。管的連李麗貝特的爸爸都受不了了。但是為了先生,李麗貝特和媽媽吵過架后,情況得到了改變,李麗貝特可以單獨出來,只要早一點回家就很好了,這一改變讓媽媽也沒有那么緊張了,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先生父母:超級智慧的爸爸,在先生被誤會成小偷后,在家表現輕松,把這個事兒當做笑話,但是在學校去找校長理論的時候,卻生氣不已,甚至發生了爭執。先生媽媽(黑白混血兒)非常相信自己的兒子,學校第一時間就和校長爭吵,因為她說她小時候受夠了別人的侮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繼續受罪。但是事后覺得自己太沖動,不應該這樣。父母這樣的態度對先生來說一定感受到溫暖吧,先生一定會愛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受傷的心靈能得到些許安慰。
思想家的父母提及的非常少,但思想家因為給小胖子的媽媽打電話告訴她,他們去了她家,并且把她兒子給鎖在地下倉庫里因為溝通方式不當,導致胖子的媽媽報警進警察局回來的時候,思想家日記中寫到:據說我媽媽比李麗貝特的媽媽還著急。這樣的媽媽,潤物細無聲,不在孩子面前展示出她的焦慮,但是孩子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愛,雖然媽媽什么都沒有說,但是孩子希望自己恨不得多長兩條腿回去,免得自己媽媽擔心。這樣的媽媽是智慧的媽媽,讓孩子覺得溫暖的媽媽。
胖子的媽媽:丈夫在國外工作,自己開了個咖啡館,平時在店里留宿,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睡著了跟死人一樣,平時給孩子過度滿足,要啥給啥,但是她總是忙自己的生意,晚上半夜才回來。孩子地下倉庫里有什么都不知道。當他接到思想家的電話狀況都沒有搞清就報警了,警察把她的兒子帶到派出所的時候,她想到是:要讓我的丈夫知道了怎么辦,我把這個孩子送到教養院去了。并且阻止要毒打孩子,想不明白要什么給什么,什么都不缺的孩子怎么會去做小偷。
克朗的媽媽則是什么都沒有說,她要花一定的時間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但是什么都不說這樣的時候媽媽真的很了不起,我想她至少不會對克朗施暴。
通過這些家長和孩子我看到自身很多弱點,李麗貝特和胖子媽媽的影子 。每個大人都應該好好思考和孩子的關系,他們是真的什么都不缺嗎?
通過書中思想家說:我更討厭那些說先生是賊的人,他們對先生的傷害并不比真正的賊少。這句話讓我想到很多,在現在網絡社會,速度流傳之光之快,實在難以想象,如果我們也像那些把先生當成賊的人一樣,我們可能給別人造成的傷害也是巨大的,不僅僅想到了很多自殺的明星,他們可能來自輿論的壓力,也可能來自網絡的口誅筆伐。鍵盤俠的謾罵……
文中提出一個觀點讓我們思考: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容易因自己的種種缺陷而毀于孤獨,這種孤獨唯同齡人的友愛溫馨能使其融解,可是讓孩子們去喜歡一個他們討厭的人,他們能做到嗎?這恐怕要大人一起想辦法了。
這是一本有大愛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