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相間的那一刻,顯現出了連綿不絕的雪山。蔚藍沁入心田的一瞬,海水也泛起了波瀾。空氣中彌漫著寒冷的氣息,讓炙熱從沉睡中驚醒;讓靜心從獨處中寧靜;讓美好從內心中萌發。
“我有一個故事,但是忘卻了從什么時候開始,一個尋找心靈旅途的故事,而今我要用口述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你準備好接受這個故事了嗎?”蘇荷說著。
蘇荷是我的一個大學舍友,身高長相基于大眾,一副標準的身高與體重,除了皮膚黑仿佛沒有什么好令人記住的。他是個廣東人,普通話說得很普通。
記得有一次我和他路過大學的校道,路上我們偶遇同班的小周,蘇荷很熱情地說著:"小周,你吃(che)飯了沒。"小周聽了和我都樂呵了起來,蘇荷也不自覺的樂呵著。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總能被逗樂,蘇荷常常自黑,不僅不把黑當一回事,還經常拿它說事,“至少這一生沒‘白’過。”
不知不覺我們一起走過了很多地方,例如: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是我一直向往的事情,蘇荷也一樣。
我們將旅途整理了一番,一起用心記住了那些時刻,縱使沒有用文字記錄關于游記的點滴,但我們記得,旅途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風和景。蘇荷和我一樣,喜歡著太陽與微風,我們一路向西,卻不知道下一站是否會到神的孩子都要去的地方-西藏。
我們從踏出心里的那一刻起,深深愛上了這個世界,有人旅游是用手機拍照,有人用眼睛拍照,而我們是用心靈去感受。
“你覺得旅行的意義是什么?”我說。
“旅行啊,那么復雜的事情,該怎么回答呢!讓我想想”蘇荷撓撓頭說:“或許是可以遇到哪家好姑娘,然后私定終生,生兒育女發揚光大吧。”
“有些人旅行是為了美景,有些人旅行是為了美食,還有些人是奔著風土人情而去。你就不能選一個好好回答嘛,你真的就是看上哪家姑娘然后私定終生,生兒育女啦?”
蘇荷只是微微一笑,雖然沒有很傾城,但笑得很白癡。那一年,我們一起約定以后一起到西藏,去攀爬珠峰,去西藏看雪海,一起到布達拉宮看夜晚星空。
畢業后,我收到一份禮物,是蘇荷寄送給我的,上面有一張卡片寫著:“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如果硬要說旅行的意義,那就是尋找內心真實的自我以及尋求內心的一份寧靜。就好比,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有些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但實際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以及閱人無數是可以一起進行的,沒必要去拿它們進行比較。當你拿著港澳通行證通過關卡的時候,你比沒來過的人清楚該如何通過!當你看到萬里河山的同時,你知道它是怎么運動,有什么樣的變化,當別人問起關于某某地方的時候,你能清楚那是哪里,有什么樣的人,過著怎么樣的生活。或許這就是我眼中的意義吧,如果可以選擇,我選擇不追求意義,用心感受就行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多么深情的一張卡片,同樣的我也回了他一張卡片:“茶亦醉我何需酒,書能香我何用花!天道酬勤,不浮不躁,勿忘初心,想要那就去追尋,愿心能夠再平靜一點,不隨波逐流?!?/p>
一路向西的故事,有關旅途的找尋。
那一年:“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p>
那一年:“愛情就在蒼山洱海邊,我在大理你在哪里?”
那一年:“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某一年:“我們一起相約前往神的孩子都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