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小小的,毛茸茸的,像個糯米團子。
喵,喵,喵……
最近門口來了只小貓咪,經常在鄰居和我家門口來回走動,它小小的,毛茸茸的,像個糯米團子。寶寶每回聞聲都拔起他的小短腿飛奔過去,趴在門邊奶聲奶氣模仿它的叫聲。
偶爾會在樓道遇到,父子倆每次都很友好和它打招呼。我們有點疑惑,它是有家還是無家可歸,平日是否挨饑受冷,心里希望它是有家的,不然太小了,孱弱孱弱的。
家里老人出于一些坊間觀念私下說不建議收留或與它多接觸。大家周知改變老人家的固有觀念是很難的,也擔心顧此失彼讓老人的日常生活陷入惶恐。與此同時也希望父子倆的純粹愛心可以得到支持,這份寶貴的品質非金錢能獲取。
經詢問,鄰居小妹妹說其住在頂樓外的籠子里,窩里有毯子,籠子外頭有遮雨布。得知不是流浪貓,心里頓時寬慰多了。考慮再三,父子倆想偶爾備點貓糧置于籠子旁,怕它餓著,當作是零食也好,同時留個紙條告知貓主人。平時想見它就去頂樓,而在家門口盡量不與它接觸。
如此操作維持了一段時間,各自相安,和諧共處。今日在樓道再遇小貓咪,依舊乖巧地喵喵幾聲,長胖了,從小團子長成了大團子,毛色健康。寶寶童言蹦出:爸爸媽媽,你們看,貓貓和我一樣長大了,不是小寶寶,是小朋友了。我們心里也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