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后感
看到《活法》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的人生我做主,別人的說法又奈我何。當然,這僅僅只是看到書名的想法。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一本評價很高的書,必定有被評價高分的道理,也必定有拜讀的必要性。書中有很多的精華,精華就更需要值得被細細的品味,然后內化。因自己段位不夠,僅就感受最深的章節做自我感想闡述:
喜歡稻盛和夫提到的“心相”這個詞,更喜歡“生病領悟真理”的那個簡約而不簡單的深入注釋。讀到那個章節,我腦海中想到的是這樣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現象。
假如,我的夢想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將來的我一定要做一個自由撰稿人,寫自己想寫的文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迫于生技,現在的我是一個小小公司的小小編輯,我不僅不能寫自己想寫的文章,還要按照“別人”的指示要求把我的“不愿意”寫的“近乎完美”,日復一日這樣活著……我的夢想呢?是不是終歸會淹沒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再也沒有了哪怕一點點星星之火的涌動……
這就是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寫照,我們都是有夢想的人,但好似我們越是努力追逐夢想,我們豐滿羽翼的夢想越是被現實打壓的漸漸失去跡象。但細細分析,真的是這樣嗎?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間,問一下自己吧。
1面對現在的工作,你都在做什么?
2面對工作中的困難,你都在做什么?
3面對他人成長之快,你還在原地踏步看不到希望,你都在做什么?
4對于以上問題的回復,你現在的回復又是什么?
是的,抱怨,抱怨日常工作的繁瑣,抱怨老板領導的喜怒無常,抱怨自己的運氣不佳,抱怨我明明很努力的工作,卻總也得不到好結果……這種自帶病毒式的抱怨體質,病毒又怎么能不喜歡呢?別人又怎么“敢”靠近呢?
是的,正如稻盛和夫《活法》中闡述的,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的,疾病也不例外,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心相”在現實中原封不動的投影而已。
那這種“病毒心相”的產生又原于哪些因素呢?
1目標不明確
大夢想家、小編輯、作家,好似這三個詞沒有任何關聯,但再仔細看一下,哇塞,這不就是一個進階打怪的階段嗎?小編輯因為有夢想,依托“夢飛翔”成為作家,這個邏輯沒毛病。但是!!結果是,小編輯依然是那個大“夢”“想”家,小編輯還是小編輯,夢還是夢,他依然堅持著“想”,卻遲遲沒有成為“家”。
有夢的人都秉承一個信念“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就像小編輯一樣,但真的是這樣嗎?實際是這樣的,腳始步于家,途徑公司,于此地,機器似的轉動8小時,再次啟程,終步于家,抬頭看看天空,唉,今天有又“霧霾”。兩個詞,一句話構成一個信念,看似在堅守,實則卻沒有。自由撰稿人,作家是他的目標,嗎?只能說“曾經”確實是,“如今”“貌似”是。每日工作的繁瑣,束縛,“規矩”了自我,仰望星空僅僅變為仰望星空,觸不可及的“夢想”變為了“僅僅著眼于現在”的“渺茫”。
圓規畫圓是腳在走,心不動,不要成為被蒙蔽雙眼的驢子了,給自己安靜的時間想一想,你當時的初心還在嗎?在的話,你現在還抱怨什么呢?
2深度刻意練習不足
還是說一下小編輯吧,他總說,我每天都在寫作,數量也達到了,可是為什么感覺自己無論是技巧還是水平都沒有很大的提高呢?
是的,發現問題固然很好,說明自己還是一個有自我反省意識的人。但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需要去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方可痊愈。整個過程都離不開思考和實踐,思考要結合問題去做深度分析,實踐要結合問題刻意練習。有了這些就會發現,他們的文章為什么流量那么多?哦,10篇文章里面有9篇都是寫情感類的專題耶;為什么他要寫這個專題的文章呢?哦,大家比較關注這一方面;為什么大家比較關注情感類專題?哦,現在社會……哎,為什么同樣是情感專題,他的文章那么受人歡迎?哦,貌似他的寫作思路是這樣的呢;這樣的思路和框架為什么就可以讓讀者那么喜歡……對,就是這樣,深度思考,刻意練習,工作還是工作,每天如果有那么多有趣的問題等著我們去找答案,你還有時間在那里無病呻吟?如果你的回答還是,是,倒不如,洗洗睡吧。
3專注力不夠
我們同一年畢業,同一時間參加工作,為什么他現在各方面都比我好。我每天都在努力的做好每件事。但,為什么還是得不到認可。是的,處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想要走的快一點,但現實是,我越是攀比的多一點,好結果就越是來的晚一點,焦慮就變的越喜歡我一點。最后,就像小編輯一樣,只專注到了外在工作的繁瑣,殊不知,如果方向沒有跑偏的話,工作是我的支點,因為它,我邏輯更清晰了,我寫作已經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了,我的素材庫越來越“飽滿”了,貌似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很幸運,我離自己的夢想感覺又近了。然而,小編輯卻沒有專注到這些,沒有專注自己……
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看到別人做的好,然后,回過頭,對自己說,我很幸運因為他,我還可以查缺補漏;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看到別人走的快,然后,回過頭,對自己說,慢一點就可以穩一點就可以走的遠一點;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看到別人有天賦,然后,回過頭,對自己說,我雖沒有天賦,但,從一無所有到現在擁有很多,我的將來不止這些,我相信還會擁有更多……是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我很幸運,因為你,我有了一面鏡子,動力十足,成為更好的自己指日可待。
“心相”讓我想到了小編輯這樣存在的一個現實事例。當然,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目標明確,肯努力肯堅持,最后完成自己夢想的人。但,小編輯也不是特例,他代表著現在社會中有夢想但很焦慮的一批人。我想告訴他們,慢一點,停一下,靜靜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當心態平靜時,才可以輕裝上陣,才可以看得清,做的好,走的穩。
? ? ? ? 回到《活法》,稻盛和夫說“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制造出來的,命運這東西,在我們人生中儼然存在,但卻不是無法抗拒的“宿命”。
思想是畫筆,人生是畫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畫卷也不同?!靶南唷边@個詞,我很喜歡,也很贊同,那就這樣做吧,好心態,做好好自己,好自己,成就好人生。
? ? ? “自己撒下的種子,必定會在自己身上開花結果”,趁青春正好,微風不躁,你我心向陽,逐夢,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