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節課程中,您將學習如何在NodeMCU上使用DHT11溫濕度傳感器。并了解溫濕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過串口監視器查看傳感器讀取的數值。
目錄
步驟1:準備材料
硬件準備
NodeMCU開發板一塊
DHT11溫濕度傳感器一個
面包板一塊
跳線(可選)
*USB數據線
軟件準備
Arduino IDE(配置好了esp8266開發環境)
步驟2:簡單說明
DHT11是通過測量兩個電極之間的電阻來檢測水蒸汽的。濕度檢測部件表面有電極的保濕基板。
當水蒸氣被基板吸收時,離子被基板釋放,這個過程將會增加電極之間的導電性。
兩個電極之間的電阻變化與相對濕度成比例。
較高的相對濕度會降低電極之間的電阻,而較低的相對濕度會增加電極之間的電阻。
步驟3:講解下兩種不同的DHT11
可能你買的DHT11有兩種不同的版本:
一種類型有四個引腳。另一種類型有三個引腳,并安裝在小PCB上。
PCB安裝版本是最好的,所以大家購買時最好選擇這種,因為這種包括用于信號線的表面安裝的10KΩ上拉電阻。以下是兩個版本的引腳。
步驟4:如何在NodeMCU上連接DHT11
將DHT11連接到NodeMCU是比較簡單的,但連接方式有所不同,具體取決于您使用的是3個引腳的傳感器還是4個引腳的傳感器。
連接方式如下:
DHT11上標有(+或VCC)引腳的連接nodemcu的+ 3V引腳。
DHT11上標有(S或OUT)引腳的連接nodemcu的D4V引腳。
DHT11上標有(-或GND)引腳的連接nodemcu的GND引腳。
步驟5:開始編程
在編程之前,需要安裝溫濕度傳感器的庫(DHTLib庫)。它具有從傳感器獲取濕度和溫度讀數所需的全部功能。
安裝方式如下:
打開Arduino IDE,然后轉到項目> 加載庫 > 管理庫 > 搜索 DHTLib,然后安裝就好了。
安裝完畢后,就可以開始愉快的編程啦,代碼如下,大家參考下,不想自己寫的可以直接到最后面下在本課程代碼,但是不推薦。
本節課代碼如下:
#includedht?DHT;#defineDHT11_PIN?2void?setup()?{??Serial.begin(9600);}void?loop()?{intchk?=?DHT.read11(DHT11_PIN);??Serial.print("Temperature?=?");//溫度Serial.println(DHT.temperature);??Serial.print("Humidity?=?");//濕度Serial.println(DHT.humidity);??delay(1000);}
提示:如果不想使用引腳2作為數據信號,可以更改第3行中的引腳編號(2即為D4引腳,不明白引腳對應關系的看前面有一節課講過了):“ #define DHT11_PIN 2 ”。
步驟6:輸出結果
打開串口監視器就可以看到濕度和溫度讀數以一秒為間隔顯示啦。
文章轉載自(七)nodemcu初級:溫濕度傳感器(DHT11)的使用
更多相關教程請訪問(趣討教創客資源分享平臺)www.qutao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