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我們慣例回娘家出門的日子,去年因為疫情,即使在一個城里,我們也都約好了沒回去聚會。
今年疫情沒那么緊張了,大哥還是不主張我們聚會,他離得遠,就沒回來。而我們姐妹在一個城里,都不約而同的回到我媽家。
去年我們不回去,還可以安心,因為父親還在,父母互相有伴。去年夏天父親走了,母親雖說再也不用擔驚受怕的,遭受家暴,算是解放了,但若不是有二姐在身邊伺候著,我們還真的,不放心。
今天我們一到家,發現大姐他們一家已經回到家了。已半年多沒見的姐妹們免不了親熱寒暄一番。大姐已經做了奶奶,去年二月里喜得孫女,這一年看護寶貝孫女,明顯瘦了很多。
人生不易,尤其是女人更難,自己做了母親,累死累活地拉扯大孩子,自己也青春不再。然后還沒等休息幾年,又要幫孩子繼續拉扯第三代,等把孩子的孩子再帶到上學,自己也步入老年人的行列。
人生真正自由自在的,為自己活過的美好時光,也只有結婚前的日子。我母親一輩子是如此,把一輩子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家庭和孩子們,從18歲嫁人后,再沒想過自己,到去年8月父親去世前,沒為自己活一天。
父親45歲那年出了工傷事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后,從沒去井邊挑過水的母親,成了家里的主勞力,第二年開始土地大包干責任制,母親帶著我們四個未成年的孩子(那時大哥剛考上大學去省城讀書),種十幾畝地,我們家出了名的婦女兒童團。
因為家里沒有一個勞力,找拖拉機拉莊家都很難,沒人裝車,得司機干,人家出車又出力的,不愿意來。沒辦法,我們就在母親的帶領下,一人一輛小推車,起早貪黑一趟趟的往家里推。如此困苦下,母親稍有不慎,就要挨父親打罵。
小時候,母親常常帶領我們,在田地里割麥子到深夜,路上母親邊走邊給我們講故事,怕我們因困累倒下,睡著。我們邁著疲憊沉重的腳步,好容易挪回到自家的,胡同口時,母親就告訴悄悄地,告訴我們,放輕腳步,別出聲,免得把家里睡著的豬吵醒,還得做豬食喂它,讓我們回家后先睡下,等母親做好飯再叫我們,起來吃。
那些年,每當收麥子的時候和秋天忙收忙種的季節,家里養的豬都跟著挨餓,吃了上頓沒下頓,不是因為窮的,吃不上;而是因為母親帶著我們每天泡在地里,顧不上。
母親就是在如此艱難的困境里,勇敢的、堅強的、積極樂觀的養育我們,把我們五個兄弟姐妹,供給讀書送出去了四個。
我們家一直是村里人的話題好多年,被人同情,被人敬佩,被人羨慕,羨慕我們有個好母親,培養我們都有出息,要知道當年考大學有多難,而我們家出了三個,這一切都因我們,有個有文化善良能干的母親。
人都說,一輩沒好妻,三輩沒好子,一個惡妻毀三代,而一個賢妻旺百年。可見一個家庭,有一個賢妻良母是多么的重要,母親不止賢淑而是偉大。
母親的善良老實,隱忍聰慧,樂觀實干,深深激勵著我們。為了我們,她一直忍耐父親五十多年,挨打受罵,累死累活的伺候他,直到去年他去世前一個月,還打的母親傷痕累累。
即使如此,母親也從未還嘴罵一句,母親一生都沒學會罵人,骨子里高潔的她,沒學會臟口、惡口,總是笑呵呵,對人生保有高度的熱愛和期待。
從我去年11月9號參加讀書營學習讀書,25號開始在頭條號公開寫作,一次無意間寫了母親被家暴的事情后,發現憋悶在心底的恨意,消失了很多。
后來又寫了幾篇經歷的故事,發現寫作有治愈心靈的作用,然后就回家鼓勵母親,寫這一生身心受到的傷害,母親非常高興的接受了,我的建議。
今天我跟母親談起她寫的記錄心得,母親說,真的現在心里的感覺不一樣了,每當寫完一篇,心里就輕松一些,對于過去的事情,慢慢淡了很多。
我看了母親寫的記錄,非常棒,很流暢,母親那時上學,文字簡化的少,所以很多老字(繁體字),二姐說,她看不懂,但我懂,我從小看老版的紅樓夢,看了7遍,認識了繁體字,所以母親的字我都認識。
以前,我想著等有一天,為我們家族和母親各寫一本書,因為母親和父親從小給我們講了太多家族史的故事,都很傳奇,想起來,我們都很感慨。沒有那些優秀的祖先,也不會有我們,他們值得被我們后輩記住。
現在母親自己寫她的人生故事,等將來我幫她整理就夠了,母親自己的真情實感,比我的感受肯定更深刻,這樣不會失真和少了遺漏。
母親的一生太命途多舛,比黃蓮還苦,但是母親卻從未消極和頹廢,每天總是抱著極大的熱情,認真踏實的過活,心底無私,善良寬容,從不知仇恨誰,心里充滿了感恩之情,總是念叨著誰誰的好。
時光的隧道不變,走過的人流不同。宇宙世界萬物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無常,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唯一遵循的是,生老病死。
佛說眾生皆苦,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現實。但唯一不同的是,人們對生命和生活的態度。我們積極熱愛生活,生活最終,回饋給我們的是鮮花朵朵,和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