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學會花錢》中的三個原則,分別是消費錢包適度花、投資錢包要多花、投機錢包要少。
一、『消費錢包適度花』
消費是為你的衣食住行買單。有的人打著享受生活的旗號,卻成了月光族,甚至刷爆了信用卡,背上了債務壓力,生活質量不升反降。想要合理消費,這里有兩個技巧。
001?把錢花在效用高的事情上
經濟學里把「情感滿足度」稱之為效用,花得省不代表花得值,效用高才算值。比如很多女孩喜歡多買些便宜的衣服,但過一段時間,就發現自己全都不太喜歡了。還不如當初咬咬牙,買一件消費能力內心儀已久的大牌貨,因為后者更可能有品質保證,花同樣的錢,能帶來更多更持久的滿足感。
002?把錢花在今天,而不是明天
由于通貨膨脹,所以今天的1塊錢,比明天的1塊錢更值錢。不要被商家誤導,少買短時間內不能即時享用的東西,比如健身年卡、滿200次消費送100的抵用券。也不要趕上購物節、商場促銷就沖動消費,有需求可以買,暫時沒有需求,千萬別用今天的錢,大量去囤明天的貨。
二、『投資錢包要多花』
投資是在未來獲得穩定回報的支出,并非僅是買房、買理財產品,它體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投資錢包要多花,錢才會越花越多,具體怎么花,有三個關鍵點:
001 合理對抗風險
投資永遠有風險,但是風險不意味著危險。事先合理規劃,可以避免因為決策失誤,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
第一個對抗風險的策略是「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比如你有10萬塊,相比全部用來買一份理財產品,不如購置五、六份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
第二個方法叫期權策略,是說當投資拿不準的時候,可以花一定的錢,先購買某種交易權利。比如買房時交訂金,而不是直接下單,就是買了一個未來可以反悔的權利。
002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自我投資比任何方式的投資都要劃算。我們評估商品、股票、房子的投資價值時,是通過未來能產生的收益做判斷。一個人的金融價值,也是由這個人將來能賺取的現金流量決定的。
想提升自己在未來的賺錢能力,現在應該多花錢在自我教育和提升上。比如參加培訓、買書、和欽佩的朋友社交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筆錢花了出去,但并沒有去認真聽講、付出行動、并且不斷總結改進,那就不是投資,而是消費。
003 估算收益再做決定
投資不單要看產生了什么價值,也要看這些價值是否與你的需求匹配。
舉個例子,你想上一個英語培訓課,從收益角度來說,如果你就職于有國際業務的公司,并且預計到將來會因為精通英語,大幅度升職加薪,那就可以選擇一個學費較貴、更符合個人需求的一對一教學;如果你就職于普通的國內公司,只不過為了應付日常交流,中等水平就夠了,那就選擇學費相對便宜的集體教學。
三、『投機錢包要少花』
投機是未來「可能」獲得大額回報的支出,比如買彩票。投機成功是低概率事件,而且無法掌控風險。
總結下,明智花錢的三個訣竅,分別是消費錢包適度花、投資錢包要多花、投機錢包要少花,比爾·蓋茨說:「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一筆錢一樣困難」。學會花錢,是學會用金融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用投資的眼光看待成長,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你未來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