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如何塑造人(3)

就比如我們跟員工講話一定要那么兇悍嗎?不用的,但因為有人覺得如果我不兇悍,你會輕視我,如果不兇悍,你根本不會重視這件事,響鼓要用重錘敲,所以他一定要去做一些做戲的成分。實際上,它會導致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出現(xiàn)問題。好了,這是關于溝通的部分,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慢慢地學會一致型的溝通和表達。

然后接下來我們說家庭系統(tǒng)。家庭系統(tǒng)要想健康,有一個訣竅,這個訣竅是什么呢?就是要有真正的私人空間。我們很多人會覺得奇怪,一個系統(tǒng)要想開放,那不是應該大家都攤在外頭更好嗎?不是,你越是有真正的私人空間,越是尊重個人的私人空間,這個家庭系統(tǒng)越是開放,這個跟我們想象是不一樣的。假如大家的隱私全部曝光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媽媽可以隨便推門進一個小孩的房間,隨便查他的日記,這叫開放嗎?不是,這個系統(tǒng)可能會更加地僵化。

一個運作的系統(tǒng)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目的或目標。這個家庭要往哪兒去?這個家庭的藍圖是什么?第二個是基本的組成成分,就是這個家里邊的成人、孩子,男人、女人。第三個是各部分工作的次序。第四個是系統(tǒng)中供給能量以使各部分運轉(zhuǎn)的能力,不光是食物,還包括愛,包括知識,包括與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

家庭中通常存在兩種系統(tǒng)——封閉的和開放的,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對變化的反應。因為每一個家其實都會面臨特別多的變化,對變化的反應決定著你們家系統(tǒng)的健康程度。各位,你們有沒有看過一個叫作《瘋狂原始人》的電影?《瘋狂原始人》里邊那個爸爸不是整天拿著石頭堵著門嗎?一家人堆在一起睡覺的時候,他拿石頭堵門。那個爸爸所維護的就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因為他拒絕一切變化,他覺得所有的變化都會帶來挑戰(zhàn),太嚇人了,外部世界太恐怖了,那就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

封閉系統(tǒng)的特點是什么呢?“他的基本信念認為,人們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邪惡的,必須持續(xù)受到控制才能表現(xiàn)得好;關系必須通過強制的力量或者對懲罰的恐懼而得到規(guī)范;有一種正確的方法,并且由最有權(quán)力的人擁有它;總有人知道什么是對你最好的。”

這四句話多嚇人,這就是一個完全強勢的大家長,他認為你們都不懂,只有我知道,他想要安排你的一切。你說出發(fā)點是什么?出發(fā)點是為了安全,出發(fā)點是他不相信人性,不相信外部的世界,所以你們都在我的羽翼之下,我管著你們就行了,這種家長制,就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

“在封閉的系統(tǒng)當中,自我價值次于權(quán)力和成就。”自我價值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權(quán)、君權(quán)這樣的東西。“行動受老板的心血來潮支配”,你看你在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里邊,那個老板經(jīng)常一聲令下,咱們干這個吧,“嘩”就去干了,這個事不要干了,立刻就不干了,這就是封閉系統(tǒng)的特點。“變化受到抵制”,要發(fā)生什么變化,如果不是老板自己來推動,那我都不接受,外部的世界的變化、客戶的變化,這些都不重要,我只聽老板的指令。這就是我們說的封閉系統(tǒng)。

那么一個開放系統(tǒng)是什么樣的呢?“自我價值是首要的,權(quán)力和成就是次要的。”我經(jīng)常說這句話,我經(jīng)常跟我們的員工講,你們的幸福是最重要的,你們的價值成長是最重要的,我們的業(yè)績、我們掙多少錢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我們每個人是不是在成長。第二個叫“行動代表了一個人的信念”,而且“變化受到歡迎,被視為是正常的和可取的,交流、系統(tǒng)和規(guī)則都彼此聯(lián)系”。這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所以你就能夠感受到,如果你們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你會開心,你們會相互尊重,你會有成長。

所以在一個家庭系統(tǒng)當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奉獻,而是成長,我們不要搞錯了。就是如果你家打造了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你會覺得人人都應該奉獻,每個人都應該殫精竭慮為家庭流干最后一滴血,但實際上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成長,每一個人在這個系統(tǒng)當中都在不斷地成長、得到,而不是奉獻,這才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

“夫妻是家庭系統(tǒng)的建筑師。”這里邊有一個誤區(qū),就是好多夫妻以為愛是很偉大的,只要有愛 一切就會自動發(fā)生,這是一個誤區(qū)。你們倆結(jié)婚的時候再有愛,家里的一切也不會自動發(fā)生,很多東西都需要溝通、交流、上課、練習,否則的話,你都不知道你們溝通的誤區(qū)在哪兒。

“婚姻比戀愛更能揭露彼此。”當我們在戀愛的熱情當中時,你會覺得對方身上有一層光環(huán) ,這個光環(huán)效應讓你認為干什么都是對的,非常美好,只要我能跟他在一起生活就夠了。尤其是你們的戀情被別人阻止的時候,比如說你們倆想結(jié)婚,爸媽總是反對,其實你們倆未必合適,但是爸媽只要反對得厲害,你們倆還就非結(jié)婚不可了,因為這就是戀愛所帶來的反脆弱的力量。

一旦結(jié)了婚,一旦你們的關系被認可了,有了證,父母也都接受了,這時候矛盾開始暴露。你發(fā)現(xiàn)這個人怎么不洗腳呢?這個人怎么能做飯這么難吃呢?東西亂扔、亂花錢、不扔垃圾,各種小事全部都冒出來,所以婚姻比戀愛更能夠揭露彼此,愛根本不能夠獨自完成這一切。

生活當中要面對的東西很多。“有人覺得如果你愛我,那么沒有我,你不會做任何事;如果你愛我,那么你會做我要求的所有事。如果你愛我,那么你會給我我想要的東西;如果你愛我,那么你應該在我告訴你之前就知道我想要什么。很快這種行為會使愛變成一種勒索,我們稱之為操控。”就是當你認為有愛就能夠解決一切的時候,對方如果愛你就應該怎么怎么樣的時候,愛就非常容易變成勒索和操控。

“更特別的是,如果我的自我價值感不高,并且我們的關系僅僅基于愛,那么我很容易就會去依賴你,你的稱贊、你的注意、你的贊同、你的金錢等等,這樣可以讓我自己感覺好點。如果你沒有常常表現(xiàn)出你是為了我而活,那么我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種感受很快會扼殺我們的關系。”

所以經(jīng)常有人講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兩個明明非常相愛的人,走入了婚姻以后為什么天天為雞毛蒜皮而吵架,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兒,就是我們以為有愛就可以解決這一切,我們以為你如果愛我,那么你應該先知先覺,你都能夠猜得到。但這樣反而會把對方扼殺、窒息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就會變成一個很慘痛的經(jīng)歷。

薩提亞講說:“如果你擁有高自尊,那么你需要知道以下這些事。首先,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沒有兩個人的時間表是完全一樣的,即使他們行事的方式是相似的。兩個人可能都喜歡牛排,但并不一定都按相同的方式烹制,或者他們并不總是在相同的時間感到饑餓。”

“另一個更重要的知識是,你不會因為孤獨而死去。周期性的孤獨是身為一個獨立的人的自然結(jié)果。”就是不要被恐懼所裹挾,好多人過度地索取、過度地要求、對對方提出非常越界的要求,都是來自恐懼、孤獨,覺得我不能一個人。但是實際上你不管努力不努力,你都是一個人,看起來是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但你生活在你的皮膚之下,你就是一個人。人要能夠接受我是一個人的這種狀態(tài),然后去享受兩個人在一起的互動,同時能夠接受自己一個人也能夠過得很好,這才是一個好的家庭建筑師。這個家需要建設,而不是僅僅靠愛就足夠了。

同時還有一些特殊家庭,比如說單親家庭,比如說離婚的家庭,比如說再婚以后的家庭,等等。這些特殊的家庭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首先接納并整合我們的過去,不要諱莫如深,不要假裝沒有發(fā)生過。有些人認為這些事不能跟別人提,要跟孩子講要保密。不要這樣。這是我們的過去,我們坦然地接受它,只有你接納并整合自己的過去,你才能夠開始一段新的關系。這是我們說的夫妻的責任。

一個家庭當中有很多的關系,最基本的是三角形的關系:丈夫、妻子、孩子。但如果多一個老二,或者我們現(xiàn)在講三胎,你會發(fā)現(xiàn)有更多三角形:丈夫、妻子、老大,丈夫、妻子、老二。如果還有老三的話,就變成老大、老二、老三,老大、老二、爸爸,老大、老二、媽媽,老二、老三、爸爸,老二、老三、媽媽,就會構(gòu)造出很多個三角形的關系。因為每一個三角形的關系都會產(chǎn)生很多的聯(lián)結(jié),會產(chǎn)生很多的愛或者很多的矛盾。

所以在薩提亞的書里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游戲,就是在每一個人身上拴一根繩子,只要你們家里有一個人,就跟那個人拉一根線連起來,如果有更多人,就跟再跟第二個人拉個線連起來、跟第三個人拉個線連起來。這時候你才能夠看清楚你們家里的關系,就是你身上系的多少根線頭,就有多少關系。身上系了很多根錯綜復雜的線頭,你和這些人都有關系,所以那個人只要牽一下,你就得動。整個家里邊是由大量的三角關系構(gòu)成的,所以整合一個家庭的系統(tǒng)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個家都會面臨著10次危機,這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有很多危機你根本就沒感覺,因為有可能很順利就過去了。第一個危機是受孕,懷孕和第一個孩子出生,你需要從處理兩人關系上升為處理三人關系,這是很多家庭的第一個危機。

第二個危機是隨著孩子開始使用智慧的語言而到來,很少的人意識到這需要采取多大的調(diào)整。原來這個孩子只會咿呀亂叫,只會哭,等他突然學會說話了,能夠參與你們的討論了,這個家里邊會出現(xiàn)第二次挑戰(zhàn)(我希望把危機這個詞換成挑戰(zhàn),這個詞可能會更容易接受)。

第三個挑戰(zhàn)來自孩子和家庭外部世界產(chǎn)生正式的聯(lián)系,也就是上學的時候。這會把學校的世界帶入家庭當中,并為父母和孩子帶來一個陌生的元素,老師通常是父母的延伸,即使你歡迎,這種情況你仍需要做出調(diào)整。

第四個危機,也是第四個挑戰(zhàn),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就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

第五個,是當孩子長大成人,并離家尋求獨立的時候,這種情況往往會讓人產(chǎn)生巨大的喪失感。我現(xiàn)在有些朋友就這樣,因為我們這個年紀到了孩子開始出去讀書的時候,所以很多四五十歲的家長就突然變成了空巢老人,那種喪失感是非常明顯的,我能夠感受得到。

第六個挑戰(zhàn)是當年輕人結(jié)婚的時候,配偶將作為一個陌生人的元素被家庭所接受。

第七個,是女性絕經(jīng)期到來的時候。

第八個,叫作更年期,“涉及男性的性活動水平的下降,這不是一個生理的問題,他的危機似乎和他有種喪失能力的感覺相關”,那種喪失感是一種挑戰(zhàn)。

第九個,成為祖父母,充滿了特權(quán)和陷阱。

最后一個,就是當死亡降臨到配偶中的一方,然后是另一方。

這就是一個家庭系統(tǒng)的生長的一個規(guī)律,我們將會面臨這10次挑戰(zhàn)。這個作者說:“我想強調(diào)的是,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的壓力,它們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可預測的,請不要將它們誤解為是異常的。”一整個家庭就像一個生物一樣,它會有這樣自然的生物節(jié)律,所以坦然地面對和接受。這里邊最核心的方法就是保持每個人的高自尊水平,以及充分地溝通。

當然你還需要構(gòu)建一個家庭藍圖。什么是家庭藍圖?有的人說家庭藍圖就是我們要買一個多少平方米的房子,我們每年出國旅游多少次,我的兒子要成為法官,要成為什么經(jīng)濟學家。這個的家庭藍圖太具體,就會成為整個家庭的一個束縛,大家會因為一個非常具體的家庭藍圖導致碰撞不斷,產(chǎn)生很多的矛盾。

有很多家長為了實現(xiàn)那個過于具體的家庭藍圖,會扮演這么幾個角色。要么是暴君的角色,什么都是我說了算,我來掌管一切。還有一種叫殉難者的角色,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到最后會很可憐地說,我奉獻了一切,我都是為了你們,我含辛茹苦把你們養(yǎng)大。他沒有體會過那種美好,他覺得自己都是在奉獻,都是在朝外掏。還有人會扮演說教的角色,就是天天嘮叨,天天說。

原因是什么呢?因為是藍圖不對,你的藍圖太具體了。我們不需要一個特別具體的藍圖。因為人和人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你是一個教師,但你的孩子未必要成為一個教師,你喜歡教書,他不一定喜歡教書。他是一個獨特的種子,他將來長成什么樣的樣子,他遇到什么樣的人生際遇那是他的事。

“你相不相信,歡樂可以滋養(yǎng)個人成長。”這成了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好的家庭會相信歡聲笑語,快樂的表情在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滋養(yǎng)一個人的成長。壞的家庭就見不得孩子高興,孩子高興父母就要出來指責說別瘋,然后讓孩子趕緊去讀書,趕緊去學習,總是很掃興。而實際上你要知道,一個人會學習是來自多巴胺的刺激,多巴胺的刺激就是來自快樂,你讓他快樂,他才能夠?qū)W得更快。

所以這個阻止藍圖實現(xiàn)的東西是什么?阻止你實現(xiàn)藍圖的東西,首先是無知,就是大家根本不知道這些知識,也不知道什么叫家庭系統(tǒng),也不知道什么叫自尊體系,也不知道溝通的重要性。然后是無效的溝通,還有不確定的價值觀。不確定的價值觀就是父母跟孩子溝通的所有的東西都是來自實用主義,而不是父母有著穩(wěn)定的價值觀,你沒有用價值觀來引領這個家庭,而是怎么實用怎么來。比如說,上大學之前叮囑說不要談戀愛,絕對不要談戀愛,好好地讀書,然后大學剛一畢業(yè),趕緊催談戀愛,抱怨說怎么回事,這么晚都不談戀愛。這個家長的要求都是變化不定的,因為他沒有一個穩(wěn)定的價值觀。

那么真正好的藍圖是什么?好的藍圖的核心是發(fā)展。比如說,我們的藍圖是希望這個家庭的個體的自尊水平都高;希望人和人的關系和諧,我們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反應是有愛的、是開心的、是喜悅的;然后希望我們對外界資源能夠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調(diào)整好我們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以及我們對死亡的看法,這些東西才是一個家庭應該有的藍圖。這是一個成長型的藍圖,而不是一個具體的簡單的目標。目標可能是一兩年、兩三年的事,但是藍圖應該是來自心靈的成長,來自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的改善。

那當然,每一個家庭系統(tǒng)絕對不僅是父母和孩子這么簡單。每一個家庭系統(tǒng)當中還會包括到延伸家庭,包括兄弟姐妹、爺爺奶奶,然后岳父岳母這些比較近的親戚朋友。

但是我們很多人并沒有把家庭中的成年人當作普通人來考慮,而是把他們和他們的角色混淆起來,這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丈夫和妻子也對他們的父母做同樣的事情,把他們標記為老人。”一旦你給某個人貼上了標簽,比如說老人、阿姨、爺爺什么的,很容易就不再把他當作一個普通人來看待。

當這個延伸家庭變得更大了以后,我們通常更不容易去關注到每一個人獨有的特點,我們不會把他當作一個個性鮮活的人,而是經(jīng)常賦予他一個刻板的稱呼,一個角色。所以要能夠認真地對待這些老人家,要能夠認真地對待我們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而不僅僅是看他身上貼的那個標簽。這樣的話,這個延伸家庭才能夠更富有生機,相互尊重,也把每個人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

“如果家庭成員中的兩個人是一起考慮彼此生活的需求,從而尋求對方的幫助,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像這樣的請求,比如說,你是我媽媽,所以你必須做這件事,或者你必須讓我這么做,因為我是你的女兒,這樣的請求就會把請求、幫助的協(xié)商,變成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控制,不幸的是孩子通常是被犧牲的人。”就像前面提到的家庭成員,經(jīng)常以愛和親密關系的名義相互勒索,這就是為什么家庭中有那么多痛苦的原因。

“我可以預見,家庭將會使已成年的孩子成為父母的同伴,每個人都自力更生和自主。父母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或者成為他們的父母。對于我來說,這是人類延續(xù)的終極點,孩子變成自主、獨立、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與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人成為朋友。”

就是我們始終應該保持對人的尊重,對個體的獨特性的敬畏和尊重,而不是因為他(她)身上貼了一個母親的標簽,孩子的標簽,或者祖父祖母的標簽,我們就把他(她)臉譜化,就認為是這個標簽的人,就應該做這樣的事,這個就會使得整個家庭系統(tǒng)混亂。我剛剛念的那一段就是薩提亞的一個理想,一個家庭應該更尊重對方,然后把對方當作朋友來對待。

前面我們講了三人的關系,我們講了這個家庭系統(tǒng)當中錯綜復雜的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基本的練習是兩人練習,因為你每天要面對的經(jīng)常是一個人,所以二人之間關系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二人關系的美好前提是你要允許對方成為自己,就是你得允許他做他自己,而不是讓他做你想讓他做到的那個自己。

錯誤的二人關系就是“服從與支配”,就是要么你聽我的,要么我受你支配。還有就是“背著另一個人”,一個人背著另外一個人,你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就覺得很累。相互依賴的關系,無論是服從,還是支配,還是相互依賴,都會使得雙方變得很累。而真正的二人關系是建立在獨立性之上的,我們尊重獨立性,我們希望能夠從對方那獲得幫助,我們也隨時愿意為對方提供幫助,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不是勒索,都不是必然的。我們要心懷著感恩來做這樣的事情,心懷著尊重來做這樣的事情,二人關系其實就好處理得多。

我知道,大家聽這個會覺得好難哪,教我們這么多的東西,但實際上你要真把薩提亞這本書讀懂了,你會發(fā)現(xiàn)她教你的不是難,而是簡單。日常生活當中你想要控制,想要占有,想要變得更安全,你所做的那些事情才叫作難,因為做不到,做不到的事當然難了。但是當你走上了正確的道路,當你學會了尊重,學會了獨立,學會了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再做這些事,聽起來總結(jié)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但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這時候反而會變得更簡單,其他只是具體的步驟而已。

薩提亞還有一個比喻,“每一個孩子跟植物的種子是一回事”。種子為什么能長成大樹?這里邊一定有靈性、生命力,有靈性才能夠長成一棵姿態(tài)萬千的大樹。那一個小小的人類的種子為什么能夠長成完全不同的人?人有想法、創(chuàng)造力、審美能力等等,也一定是有著靈性存在。

那么怎么能夠激發(fā)孩子的靈性?這個簡單,就一條,叫作“給他盡可能豐富的環(huán)境”。就是我們能夠給到孩子的最重要的是盡可能豐富的環(huán)境,帶他多看、多體會就夠了,給他多做一些解釋。父母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導游,讓他了解這個世界,剩下來的事人家自己就自助游了,等他長到十六七歲以后,就不需要你天天帶團游了。這就是一個合理的尊重孩子的打造的環(huán)境的方式。

那么到了晚年怎么辦呢?像我現(xiàn)在就開始考慮晚年的問題,我們不能光關心孩子,也要關心自己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塑造一個健康的自己?薩提亞給了五個步驟:“第一個步驟,了解到一個結(jié)局已經(jīng)發(fā)生,這意味著你正面對一個現(xiàn)實,這是真的,我退休了,我老了。”這是第一條,你首先得接受,人最怕的是不接受,覺得自己沒有老,還很年輕。不接受你就會痛苦,你會壓力很大,因為你確實身體在變老。

“第二個,哀悼這個喪失,這意味著用語言表達出喪失、憎恨、恐懼、拒絕等情感。”就是像木心講的“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我接受我老的這件事情,但是我可以表達出我的情感。

“第三,了解這種結(jié)束所帶來的積極的部分。這意味著通過開誠布公地對你從中所獲得的東西表示欣賞,對你的體驗致以崇高的敬意,幾乎沒有什么事情是完全壞的。”你說年輕的時候過的什么苦日子,你想想那個苦日子是很獨特的,現(xiàn)在的人沒有體會過,所以你應該以那份苦日子為榮。這就是從中發(fā)現(xiàn)美好的部分。

“第四,關注和了解你現(xiàn)在的生活還有空間可供開放并植入新的可能性,在你完成這個步驟時,你可能感到更為平衡、更為自信。"

"第五,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做好準備歡迎新的可能性了,采取行動把焦點集中在自身,關注你自己的能量,創(chuàng)造你所需要的,繼續(xù)向前你的生活將向前邁進。”所以,總而言之一句話,要學會戴上探索者的帽子。就是當你年老了,退休在家,沒有之前那么多忙忙碌碌的事可干的時候,戴上探索者的帽子去發(fā)現(xiàn)老年的美好,幾乎沒有什么事情是完全不好的。

當然,薩提亞也提出,社會應該給老年人更多的曝光。很多老年人進入老年生活以后就被社會遺忘了。我們整天在電視上看到的這個世界似乎都是年輕人,但實際上這個社會大部分是老年人。但是對于老年人的生活的報道、展示,是缺乏的。所以如果你現(xiàn)在做自媒體,你可以關注一下老年人的這個市場,其實還是一個非常大的藍海市場。因為人越來越長壽,老年人一定會越來越多。在這里,大家可以去聽一下我們講過那本書《百歲人生》。

最后一個大的模塊,就是更大的社會中的家庭。因為每一個家庭都是在社會中生存的,當你把一個家庭融入社會的背景來考慮的時候,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就是信息的來源變了。比如說我們在原始社會,或者過去老子講“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那么一個社會的時候,你的信息來源基本上就是家庭或者家族,了不起就是大家族。因為村里邊沒幾個人,大家相互之間傳遞信息,所以你的價值觀是來自家里。

但是現(xiàn)在信息來源變成了社會,家里邊所能夠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過時的。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在家里邊是年輕人給老年人上課,是年輕人教老年人用手機,教老年人不要被騙,分辨那些不靠譜的信息。因為這個信息來源已經(jīng)完全多元化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外部的世界?究竟是用敵意的態(tài)度來對待,還是用接納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將決定著我們和整個社會之間互動的一種方式。

總而言之一句話,“我要告訴你們的就是讓一切首先從你的家庭開始”。你擔心你的家庭在社會背景之下受到?jīng)_擊,或者不能夠跟上社會的節(jié)奏,其實核心是在于你們的家庭是不是健康。如果你的家庭系統(tǒng)當中人們的自尊水平是高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平和的,人們的表達是一致性的,人們是開放地接受變化和不同的,那么你一定能夠跟這個社會整合得很好。但是反過來,如果在家里邊這些東西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我們在社會上也會變得非常敏感、抗拒,會容易筑起一道高墻,不愿意聽不同的聲音,把自己縮在一個信息繭房當中。

所以歸根到底,一切都回歸到我們家庭是如何塑造這個人的。要由內(nèi)在的和平達到彼此間的和平,再由彼此間的和平達到群體的和平,所以最后薩提亞說:“和平從我開始。”就是有點像我們在儒家當中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最后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平天下,但是前邊你需要先“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把自己搞好然后“齊家”,把家庭搞好,再“治國、平天下”。

所以東西方的好的東西,你會發(fā)現(xiàn)到最后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先理順你的內(nèi)心,內(nèi)心理順了才能夠理順你和家人的關系,你和家人的關系理順了才能夠理順你和組織的關系,和社會的關系。

最后我們用薩提亞所描述的成功的關系來做結(jié)尾。什么是成功的關系?就是當我們能夠塑造出一個新人的時候,那種成功的關系是這樣的:“在家庭中,成人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開誠布公,證實他們作為個體的存在,顯示出自尊和對對方的尊重。他們將彼此作為獨特的個體來對待、了解并構(gòu)建他們的相似之處,在彼此的差異中學習和成長,對那些希望教給孩子的行為和價值觀,他們會以身作則。矛盾的解決,也就是差異之處,將成為促使新的成長的一個手段。家里的孩子通過觀察周圍的成人,學會如何做人,成人需要發(fā)展出更高水平的自尊,才能實踐他們所倡導的內(nèi)容,并且給孩子做出示范。這就是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最后薩提亞提了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也被問過),她說,經(jīng)常有人問她,你講這些道理真的能夠改變所有人的自尊水平嗎?你能提高每一個人的自尊水平嗎?薩提亞說她認為有希望。因為如果一個人體驗過了高自尊的水平,他是不會回去的,所以我們只需要打造一個又一個更多的高自尊水平的人,那他就會影響他的下一代。然后每一個這樣高自尊水平的人會影響他周圍的人,它是一個不可逆的方向。因為你體驗過了高自尊的生活狀態(tài),你不會愿意回到一個低自尊的、乞討的或者怒吼的那樣一種生活狀態(tài)當中去。所以她認為有希望,將來很有可能會大家的自尊水平都比之前提高了幾個等級。

我們也期待著這一天早日到來。我們講這么多的書,其實也是希望大家能夠借由這些好書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然后改變自己,最后調(diào)整了自尊水平,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地平和、坦蕩。你內(nèi)心的和平,就會帶來你家庭的和平,進而我們整個社會也會變得更和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 未來的活法》 環(huán)保思維是一棵“綠化樹”。科學的理論與技術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想象力實現(xiàn)的結(jié)果,一些想象力的...
    環(huán)保思維閱讀 254評論 0 2
  • 高一關于榜樣的作文800字【三篇】 導語:作文對于在校學生來說,是學習好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每次考試得用到作文...
    64cd40b8fe4b閱讀 143評論 0 0
  • 1、情緒不穩(wěn)定 是啊! 我承認我容易情緒不穩(wěn)定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小時候父母爭吵 我害怕 只能自己躲在角落里 但是...
    Stannika閱讀 106評論 0 0
  • 【打卡時間】2022.6.5【姓名】崔竣吉媽媽【聞思】??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他守不住,如果沒有德行,守不住...
    寫自己故事的左麗閱讀 90評論 0 0
  • 在一場場短夢中悲泣而醒,錯過了清晨那枝頭的一聲聲脆鳴。 竭盡全力地用著這一生去治愈童年,維持好與原生家庭的關系。許...
    南窗竹閱讀 172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