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萊卡剛剛誕生不久,有一雙賊溜溜的眼睛就一直在窺覷著它,因為這樣一張小小的塑料卡片,將對這個“窺覷者”的業務產生極大的影響,它不得不小心大來卡對支付行業的“顛覆”。然而讓很多卡友大跌眼鏡的是,這位窺覷者竟然是一家以快遞業務為主的——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在當時,又有誰能預測到,美國運通成為了信用卡市場的一只大鱷呢?
運通的誕生
美國運通公司早在1850年就已經創立,最初起家是由三家快遞郵件公司合并而成的。它的郵件與貨物快遞運輸服務,因快速與可靠而獲得信譽。特別是美國內戰期間,運通以可靠方便地傳送快遞包裹和信件而大為出名。
美國內戰之后,鐵路系統的發展帶來了地區市場的全國化,跨區域的全國性貨幣流動變得更為重要,但是由于現金很容易被盜,在沒有全國性銀行的情況下,資金的轉運只能依賴于郵寄系統。于是,美國的郵局應需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支票——郵政匯票。郵寄匯票很快就成為一個普遍受歡迎的資金轉運方式,時至今天的金融系統中,郵寄匯票的方式依然存在,美國運通很快引入了這一產品。
然而最初的產品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問題,這種匯票既缺乏兌換現金的靈活性,還同樣面臨被盜與偽造的威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891年美國運通的一個雇員發明了旅行支票,既有多種面值,又需要雙重簽名校驗(取得和兌現時均需要簽名驗證),保障了旅行支票的安全性,減少了因偷盜帶來的損失。旅行支票很快就成為運通公司的重要產品之一,隨著美國大眾到國外旅行的人數日益增加,運通在歐洲的網絡發展非常迅速。在1955年,運通為客戶提供了約125億美元的旅行支票,占據了當時全世界旅行支票行業市場份額的75%;而到了1977年,運通發放了全世界旅行支票的50%份額。今天,運通的旅行支票依然可以開出任何數額的金額以替代現金,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使用。
涉足信用卡
由于大萊卡的出現,漸漸成為了運通旅行支票的競爭對手,在窺覷了大萊卡的興起后,美國運通在1953年開始計劃涉足簽帳卡市場,1956年甚至考慮收購大萊信用卡,盡管這個計劃最終放棄了,但在1958年10月,美國運通終于通過收購的方式,以1.75萬家特約商戶和25萬持卡人資源躋身簽帳卡行業,半年后持卡人數量已經超過了60萬,1960年后期,持卡人就達到了75萬,簽賬金額超過5億美元,露出了信用卡大鱷的面目。
運通卡的市場目標是收入較高的階層,特別是經常旅行的商務人員,為了與大萊卡區分,顯示運通卡是更“時髦和高級的”卡,運通有意從開始就為運通卡定下了瞄準高端客戶的基調——其年費為6美元,比大萊卡的5美元高20%。第二年,運通推出第一張塑料制作的卡片。塑料卡上的卡號、持卡人姓名等主要信息,都制成凸紋,可以在刷卡機上把這些信息通過復印紙印到收卡單上。這一創新,不僅明顯降低了偽冒風險,而且收款員也不必再用手抄寫信用卡信息,大大簡化了刷卡程序。
最初,由于沒有發卡和運作經驗,一些客戶到期不付款,運通一直虧損甚至考慮賣掉信用卡業務。就在這關鍵的時刻,運通聘用了后來被稱為“簽帳卡之父”的喬治·瓦特來管理運作。瓦特將年費增加到10美元,并對不按期付款的客戶施加壓力,嚴格管理,終于將運通不利的局勢扭轉,到了1962年底,運通卡的商戶達到8.2萬個,持卡人也翻了近4倍達到90萬。運通簽賬卡首次盈利。
走向輝煌
1969年,運通卡持卡人發展到300萬,近70億美元的交易量使運通的簽賬卡業務獲利數千萬美元。同時,運通卡在這一年采用新設計,把卡的主調變成美元一樣的綠色——運通綠卡。綠卡業務成為了運通最奪目的產品,到了1977年,運通已擁有了630萬持卡人,200億美元的交易量。綠卡的持卡人為大萊卡的5倍以上,并多為商業精英,近50%的年收入在55000美元以上的美國家庭,多數都持有運通綠卡。綠卡廣泛地被與旅游業有關的商家接受,特別是在高檔餐館和商店,綠卡在旅游娛樂(T&E)消費方面完全居于了統治地位。
1984年,美國運通推出了運通白金卡,以及一系列附加服務,開創信用卡服務的先河,為之后整個信用卡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美國運通在1999年9月發行了帶有智能芯片的藍卡,在發行僅僅一年時間內就達到了550萬用戶,不僅創造了信用卡行業內的一個奇跡,也引領了智能芯片技術在信用卡上的應用。
1999年由美國運通公司推出世界公認的高端信用卡——黑金卡
運通的領路人
美國運通的發展,離不開幾位功臣。被冠以“付款卡之父”的喬治·瓦特,在60年代為美國運通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85年,后來任職于IBM,并撰寫了自傳《誰說大象不會跳舞》的郭士納升任總裁,以積極運用消費者導向,推行單一品牌名稱而聞名,成為樹立起“美國運通信用卡”這一品牌的功臣之一。1993年美國運通在危機中邀請了哈維·戈盧布出任公司CEO,他上任后在商業模式上展開變革,推出運通標志下的系列產品,并將定位從精英走向大眾,特別是授權合作銀行發行帶有運通標識的信用卡。他的最大功績是選擇了之后的運通領頭人——肯·謝諾,2001年謝諾爾特憑著出色的業績成為美國運通的新任CEO。
美國運通卡跟隨著大萊卡橫空出世,經歷了40年苦心經營和一番市場的磨礪,終于成就了美國運通的輝煌,2004年與中國工商銀行合作在中國大陸發行了牡丹運通信用卡,后又在2007年與中信銀行合作發行中信運通信用卡,2010年與招商銀行合作發行了招商運通信用卡。之后,陸續與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合作發卡。盡管2007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對美國運通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相信美國運通曾經的輝煌將會延續而走向未來。
待續:信用卡史話(四) 后發制人的銀行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