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記星球238號星寶寶,我正在參加日記星球第六期21天蛻變之旅,這是我的第44篇原創日記,我相信堅持的力量!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下午忙完手頭的工作,去王姐辦公室聊了一會兒。王姐家閨女今年剛參加完高考,我早就想去問候一下。
體制下,“高三”似乎成了學子們“摸爬滾打”的象征詞。高考前,孩子們全力以赴抓學習,大人們不遺余力搞后勤,可謂大人、孩子都很不容易;高考后,更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雖然成績還沒出來,但王姐說孩子高考完壓力很大,前幾天哭著說,如果考的不理想就選擇重讀,其孩子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王姐開導孩子,考好考壞都不要想太多,現在考完了就要放輕松,即使考的再不理想,也不要為難自己,退一萬步講,就算一本考不上,還有二本、三本不是嗎?想學習,不一定非得重讀,大學里一樣可以學,若自己不甘心,就在大學繼續努力,考研、考博,學習的機會有的是。
王姐這么說,也不完全是安慰孩子。王姐一直都是個非常理性的人,孩子高中三年下來,所經歷的艱辛,媽媽心里最清楚。在媽媽眼里有比成績和名牌大學更重要的東西:健康、情商、能力。王姐給我講了幾個身邊的故事,說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太大了,失眠的、抑郁的孩子都已不是個別現象了。
王姐說,有一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對認識的母女,竟然沒認出孩子,因為孩子因學習壓力大,患嚴重失眠,短期內體重下降了20多斤,后來父母帶其去北京看病,后來也不知道孩子參沒參加上高考;還有一個市一中的孩子,平時成績特別好,可就在高考前的一個月,緊繃的“弦”突然斷了,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說“我什么都不會了”······這樣的孩子真的很讓人心疼。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再好的成績又有什么用?
王姐還說了一個事,對我的觸動也挺大的。孩子高考前也曾去哈市“充電”,王姐說,那里的孩子學習都很拼,但就是“不會笑”,每個孩子似乎都是一個表情的,與人交流都是沒有溫度的。這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冷漠”一詞。失去了“朝氣”與“人性”,再好的成績又有什么用?
現在的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在最追求成績,追求高分!更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教育就是拼孩子、拼老師、拼爹媽,就看誰的付出多,誰的收獲就大。孩子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成績差的努力學,期待有朝一日奮力趕超;成績好的更是加勁兒學,希望可以一直名列前茅。體制下成績固然重要,但又有多少人,在一味追求高分的誤區里淪陷?如果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塑造,以及其他能力的培養?那么若干年后,名牌大學畢業又能如何?首先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么什么都是空談。再者如果一個所謂的“學習型人才”,除了高學歷之外,只識“書本”,不知“感恩”;或許除了體面的工作之外,只有“理論”,沒有“能力”,那么,他的人生?我不想說了······
今天,我真的被“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