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給一個感覺胡謅一個詞,叫目標感,發現網絡上還真有這個詞的解釋,不過跟我要表達的意思有差異,但一時也找不到另外一個詞代替,暫且叫這個吧。
目標感是什么
目標感首先是一個對待目標的感覺和習慣。你對設定的目標很重視,不會輕易放棄和妥協妥協,目標一旦達成身心愉悅,因此對克服達成目標過程產生的困難也充滿愉悅。戰略上對目標充滿沖動,戰術上冷靜對待,有自己的完成目標的思路和方法。
存在的意義,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提升自身價值,獲得財富等。有目標感的人能達成更多的目標,更加專注,更加熱愛挑戰,冷靜而又充滿激情,會積累越來越多的達成目標所需的條件。。。。。
目標感對事業的提升影響力很大,我們的工作總是在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一般都會被我們定義成目標來完成。so,目標完成的越多、越好,對我們的提升越大。
再說財富吧,這個更容易去理解,一個人具備了一定價值,總會能得到相應的財富回報的。如果你自認為自己價值高而沒有得到相應的財富報酬,那也許是你的價值還不夠高。
如何養成
這個就因人而異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自己對自己優缺點,對自己的性情了解的最清楚。
比如創造需求也許對你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你的人生得有需要你才能給自己設定目標,這是獲得目標感的前提。當目標感對你的幫助很大,甚至吸引到你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理解這種感覺并養成一個達成目標的習慣。尋找需要是最容易不過的事了。我無法理解沒有需要的人的世界,在這里就不表了。。。
心理暗示也許也是個辦法,經常性的給自己一些暗示,暗示自己達成目標后的收獲,需要錢就暗示自己達到目標后就離財富自由就更近了,喜歡美女就暗示自己的本事會得到女神的青睞,喜歡成就感就暗示自己達成目標后的功成名就等。
要養成一個習慣,前期最容易忘記。所以給要養成的習慣一個常見的“代表”,比如在你的辦公桌上立一個小擺件或者帶一個手環,當你看見這個東西的時候就能滿上聯想到你要做的事情了。本人實施番茄工作法的時候就沒有用手機的番茄鐘軟件,而是買了個番茄鐘擺在桌上。因為手機功能很多,不具備代表性,你看到手機的時候很可能想到的是社交,而不是番茄工作法。
如果你對上面的內容完全沒有感觸的話,那就不用再考慮如何養成了,你可能已經具備了這種品質或者有另一套對于目標的理念的認識。
有了理論上的認可,那就需要實踐方法的指導了,那有哪些具體達成目標的步驟和方法呢
一、準備資源,評估目標是否合理
達成目標的兩個基礎要素:時間和人(也可以說是人所擁有的技能)。當然目標工作也包括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政策、環境因素等,但在此我將他們定義為前置因素,只有時間和人才是制定目標后執行目標的必須具備的條件。評估是否能給出足夠的時間,能夠找到足夠的做事情所需對應的人才。評估的準確性對目標的結果影響很大,問題一般都是發生在我們不了解的地方,我們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越模糊,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就越高。經驗是評估過程中最有力的方法,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借鑒他人的經驗都行,如果有業界比較權威的評估標準也可以參考。總之,根據評估,如果未知因素太多,完全無法預期的結果,風險系數達到了無法接受了的程度就要注意了,放棄或者是一種較好的結果,或者降低目標的要求。
二、排除可能的影響因素
與目標無關的事情盡量排除,尤其事情的發生有可能影響你的目標的達成的時候更應當警惕,比如你導航去某地,可手機電量不足了,而你此時非常想聽歌,此時僥幸心理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你導航這個目標的達成,你可能下意識會覺得聽音樂不會導致大量的電量的耗費,但確是一個相當危險的因素。應盡可能的排除。
三、盡最大可能給目標安排資源
一般的管理工作者身上不可能只有一件事情要做,但太多的事情肯定會影響你的精力占用你的時間,你放在主要目標上的精力和時間就會減少,或多或少的會影響到目標的效果。所以盡可能的減少并行目標會給主要目標的達成提供更大的成功的機會。
時間是有效完成目標的間接因素,增加單位時間的工作效果或者提高時間的利用長度都可以達到目標完成所需的時間要求。同樣人才其實也是一個間接因素,目標是一系列事情的最終狀態的組合,人才所持有的技能水平高,所做事情的最終狀態就會效果好,或者是達到最終狀態的時間短。不管是時間還是人都是對目標影響的間接因素,增加時間的利用,增加單位時間的產出,找找到技能水平高的人做事,這些都是對推動目標往前走的途徑,幾個因素合力完成一個目標,一旦某一因素達不到要求,可通過增加其他因素的付出來彌補,比如現有的人技能水平不高,無法達到完成目標所需的對技能的要求,則需要增加時間因素,給人提高技能水平和試錯的時間。
四、分解目標
這是一個很強大的方法,很多站在金字塔上層的人都很注重這種方法,比如說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的王健林,你很可能在很多各種各樣的名人演講中也聽到過這個方法。這幾乎成為很多成功人做事的事實標準。
再重復的嘮叨幾句吧。就是把一個大目標分成很多個小目標來完成,沒完成一個小目標會極大的增強的自信息,對下一階段的目標更充滿渴望。最終目標不能忘,但如果你只盯著最終目標,你會感覺很累,自己的意志力就會被更容易的打敗。
五、認真的對待妥協,給妥協制定底線
一些影響大、涉及面廣的大目標總會面臨更多的未知因素,更大的評估難度、更高的時間和資源的要求,進行的過程中總是面臨不可避免的意外發生,對技術難度估計的過于樂觀等,直接的表現一般就是延時和短時無法攻克的技術壁壘等,這時候我們為了避免目標的失敗,面臨的最容易接受選擇就是對目標的妥協,意志力此時也被耗費的差不多了,妥協也許是解決目前所有問題的最佳良方,可目標一旦被妥協則可能面臨著再次妥協,所以一開始就制定好目標的妥協底線,一旦目標妥協到這個底線就宣告目標的失敗。妥協有時候也許是一個最佳選擇,但妥協卻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所以一開始制定能接受的目標的底線是非常必要的。
六、冷靜、克服沖動
人都是情緒化的動物,理想、情懷這些都是很情緒化的東西,制定或者執行目標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比如:我要改變世界,我干得這件事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情懷等等,這些東西不錯,但一定要多想想,你具備改變世界的所需的條件嗎?不掙錢真的不會讓你因貧窮而喪失斗志嗎?要知道,目前的社會環境,沒錢連死都不敢想的。冷靜的分析優劣,冷靜的分析自己要走得路,冷靜的分析自己所具備的條件。戰略上可以沖動,戰術上一定要冷靜!失去了冷靜,你的目標很有肯能就是你的一個良好的愿景而已。
六、常反思目標
在任何時候,反思都是一個糾正、改進自己的最佳方法,沒有之一。放在目標身上同樣適用,如果沒有經常性的反思目標,反思目標的初衷,很有可能發現目標被妥協了,目標變形了,不是當初開始設計的時候的樣子了。“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要擁抱變化,但一定要分辨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目標被妥協,變形的,如果目標的改變無法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結果,這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所以,反思,反思,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