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劇荒得厲害,雖然一直有熱心粉絲推薦《老男孩》、《幸福生活》,可這樣的泡沫劇我真的看不下去,原諒我被《瑯琊榜》養刁了胃口。一部電視劇,如果不拿出點誠意,根本入不了我的眼。噢漏,這樣下去,我就要瘋狂掉粉,且賺不到錢了。怎么辦?
寫劇評的人裝清高,估計要被別人笑掉大牙。半個身子都在娛樂圈,然后再告訴人家,我是個哲學家,估計要被噴成篩子啦。不過,我還是想說,我真的是一位有底線的劇評人。
無聊至極中,刷到了咪蒙推薦的電視劇《戀愛地圖上海篇》。本著對咪蒙眼光認同的態度,我去刷了這部電視劇。看了之后,我只想說,咪蒙,這部電視劇是你導的吧?噢漏,滿滿的全是“咪蒙體”好不啦?
首先來說,這部劇應該算是部“大女主”戲吧。
JOJO,剛畢業的一名大學生。
雖然找到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但是為了能在上海立足,她不敢參加公司的聚餐活動。
她經過自己不斷努力,職位和薪水不斷上漲,還辭職創業,擁有了一段光鮮亮麗的人生。最后創業失敗,她又回到了原來的公司,重新開始。
雖然沒有像其他“大女主”一樣,結局是走向人生巔峰。但是她的內心經歷過這兜兜轉轉,最終是變得相當強大。
相比起結婚生子的思穎,拖著兩個孩子的Tina,她似乎一無所有。沒有錢,租住在一個小小的房子里,做著最底層的工作。似乎跟剛參加工作沒什么區別,讓她覺得自己這幾年的經歷,不過是一場夢。
但又跟剛參加工作有著絕對的不同。
因為她擁有了在這個城市立足的本質東西。
最后她躺在床上,不再覺得無助,而是覺得幸福。因為她還有選擇的權力。
這部劇的人設,采用的是“打標簽”的方法。
JOJO走出校門,遇見的是租房中介。單憑外貌、著裝以及交通工具就斷定了他的基本信息。
他們看房這一路,跟以往電視劇拍攝手法不同,不是拍風景,而是拍房租。導演很貼心地為每一片地方標上了房租價錢。
然后,JOJO到了自己的公司。她的同事們,也都是“標簽化”的人物。
雖然這種介紹人物的方式,讓人覺得非常尷尬,尤其是當一個人被打上“標簽”之后,再做一些非常符合“標簽”形象的事情,總感覺怪怪的。
不過,這種創新拍攝方式也有好處。就是讓你非常快地找到認同感。因為劇中的“標簽”人物,基本上都是我們身邊人。
你看到他可能就想到我們生活中的某某某。
雖然我們不主張給別人打標簽,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標簽有時候還挺好用的。
看看這個標簽打得你滿意不滿意?
這部劇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人物自己說自己的心理話。
當年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就是如此,尤其看到張天愛正在全情演出,突然對著屏幕來一段男聲的心理剖白,要多搞笑有多搞笑。
而本劇也是如此,動不動就定格,然后那個人自己開始闡述自己的心理活動。
這種拍攝方式,估計會讓一些強迫癥患者會受不了。當著別人的面說心理話,真尷尬呀!
比如這種:
比如這種:
這個,雖然我們知道這是拍電視劇,可依舊有點受不了呀!雖然平時我們特別想大聲吶喊,可正常人是不會當著人家的面說心里話的。我真擔心這種電視劇看多了,一不小心,也自己定格,然后開始剖析自己心里話了……尷尬。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這部劇還是很犀利的,話題感十足。
比如第一集上來就開始談論“上海人”和“外地人”,比如最后一集,思穎結婚生子,辭職做全職太太;Tina卻活成沒有自己的“孩奴”;而JOJO,還孑然一身。
最重要的是,有些臺詞說得還挺好。
比如為啥讓男朋友買禮物?高小姐給了你一個標準答案。
比如失戀后,怎么安慰自己?
再比如每集一開頭的那一段對白,直戳進人心里。
我相信,喜歡咪蒙的人,應該都會喜歡看這部電視劇。因為它說出了很多你埋藏在心里想說又不敢說的話,溫暖了你在他鄉孤單的心。
不管你是不是在上海,背井離鄉的女孩們,可以看看這部劇。短短12集,可能就找到了你奮斗的意義。
正像JOJO說的,你的父母在乎的,可能不是你一直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