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筆記:《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55%
??筆記? :
??? 真正的大學本質上并不是物質的,也不是警察所能保護的一些建筑。一所大學如果喪失了它的資格,沒有人能封鎖學校,不會有法律的制裁,也不需要罰款,更不會判入獄。學校不會停課,一切還是照常進行,學生就像學校還沒有喪失資格的時候一樣接受教育,所發生的只是撤銷了對這所學校的承認而已,這和被逐出教會頗為類似。真正的大學并不聽命于任何民意機關,也不是由任何建筑物所構成的,只要它自己宣布這個地方已不再是圣所,真正的大學就已經消失,所遺留下來的只是一些磚墻、藏書和種種物質的結構罷了。
?????? 對于所有的學生來說,這一定是個奇怪的觀念,我可以想象得到他已經期待很久了,希望將這個觀念灌輸給學生,因此等待他們提出問題。你認為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斐德洛所做的筆記是這樣寫的:真正的大學并沒有特定的地點,也沒有校產;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無知的報酬。真正的大學是心靈的世界,是多少世紀以來流傳給我們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內。這種心靈的世界,許多世紀以來都是通過一群所謂的教授所傳遞的,而教授這個頭銜并不屬于真正大學的一部分,大學的本質在于流傳下來的理性的自身。
????? 除了這種心靈的世界之外,不巧也有一種合法的機構有同樣的名稱,但是卻完全是兩碼子事。它是非營利性的組織,隸屬于州政府,同時坐落在特定的地方,它不但擁有校產,還能發薪水,收學費,還要受法律的約束。
?????? 然而這種大學,也就是合法的組織,卻沒有辦法真正提供任何教導,它不但無法激發新知識的產生,也無法衡量學問的價值。它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大學,它只像教會外表的建筑一樣,坐落在某個特定的地點,提供真正的教會各種有利于生存的環境。
????? 斐德洛認為,凡是沒有辦法覺察這種差異的人,就會誤以為掌握教會的建筑就等于掌握了教會。他們認為,學校的教授既然領了薪水,一旦得到上面的姿勢,就應該拋棄自己的見解,毫無異議的接受學校的指揮,就像受雇于一般公司行號,處處要為老板說話一樣。
?????? 他們看到的是虛假的大學,而沒有看到真正的大學。
個人:
????? 其實上大學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是為了學什么?一度我無比痛苦,因為學校的某些課程與我對未來以及和市場的契合度(即有利于生存的知識)嚴重不符。甚至在遇到一個不喜歡的老師的時候,這種不滿就會像用于扎緊氣球的皮筋突然斷開了一般,其中不滿的氣體用盡全身力氣向外發泄著。當然,我并不是心表于形或者喜歡用不和諧方式解決的問題,可以說甚至我會反而思考是否是我過于矯情要求。
????? 就想到有一次寫生的時候,我就向我們學校負責的老師大概的說了一下。甚至感到自己當時都有一些尖銳的說道:“我認為大學的老師真正教授的知識,應該是基于他所負責的學科上的再深入。很少有學生可以真正的自學或者自我理解到更深層。那老師的作用是什么?應該是利用他自己長期以來的專業知識積累以及社會知識的體驗,給學生帶來更深更全新更多角度的去觀察這個學科甚至是這個世界的體驗。”當然,當時沒有現在可以充足的組織言語,只是大致的說出這些想法。老師聽到后,轉而去問其他同學,詢問他們的想法。不是每個人都會和我一樣,更大多數認為:“這個老師更和藹,雖然教的一般,但是考試好過,每次上課態度也很好之類”,于是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 雖說事情沒有解決,可也讓我更看清了自己對大學以及教師這一職業的看法和認知。于是在看到這一處不禁會像全身熱流擊入腦部般激動的像是找到了同類,找到可以真正是屬于自己的棲息處。
????? 《人類簡史》在一處說到人類社會之所以從原始部落變成了一個超過500甚至上千上億的合作共同體,就在于虛擬故事的出現。這些虛擬故事(比如社會、國家、政府、學校、教會、企業等等)像是無形的手把每一個人聯系在一起。所有的人都共同相信并信仰著它們真實存在。所以學校的存在,不僅僅是建筑或者整個教學系統,對學生或者老師(每個身處其中的人)應該都是全身心的信仰并用于專研熱愛知識或進行全新深入認知的靈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