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再說。”
“有空多聯系。”
“有空一起吃飯吧。”
“有空我們大家一起聚聚,都好久沒見了。”
這樣的話你是不是經常說,是不是也經常聽朋友這樣說?似乎我們都習慣了那樣說,反正就是天天都沒空。
每每看到好的文章,粗略看了一會后,很多人都會習慣性地點“收藏”,對自己說以后有空再好好看;看到好的網站,也會習慣性的把網址收藏起來;一般這種以后也就沒有以后了。
“日后再說” 、“有空再說”、 “以后再說” 字面不一樣,意思都一樣,反正都沒得說。剛開始說或聽別人說這樣的話時,我們可能會信,畢竟都是上過小學的,但聽多了或者說多了,自己都不信自己了,后來我們懂了,這類話不過是一種推辭或者說是借口,客套話而已。
認真,你就輸了!
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有空”壓根是哪一天,也沒想過具體的實施計劃,更不要說準備了。
我們總喜歡把很多本來可以很快實施的事情,推到不可預知的“以后”。就算有些事情快不來,但如果有好的計劃及準備,也可以提前做好;而親情、友情、戀情呢,在一個個“以后 ”、“有空”的套話后,也都漸漸地淡了。
我們一般都會解釋說,這都是因為工作忙、事業忙、帶娃忙,忙得不可開交。
但即使是那么“忙”,我們總能擠出不少時間來刷新聞、刷朋友圈、刷微博。
時間都去哪了?
真的是沒空嗎?
或者,我們缺少的不是時間,而是誠意,還有就是對某些東西缺乏足夠的重視。
記得以前通訊落后的年代,書信里仿佛每個字都飽含深情,收信人往往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寄出去就期待下一封信的到來。
而現在呢,通訊發達,社交工具多得不枚勝舉,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比起以前方便了不知多少,本是手機標配的通話和信息功能,現在反倒成了最雞肋的功能。科技越來越發達,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感覺越來越淡了。
我們與朋友、同學、同事互動最多的只有朋友圈,隔著屏幕點贊、評論、如此而已!不知這是不是現代社會的悲哀。
我們把更多的時間交給了社交工具,其它的,以后再說吧。
但手機天天相伴,觸手可及,而很多時候,與有些人的告別,就成永別;一個轉身,就是永遠!
珍惜一個個相遇的緣分吧,不要再以后再說。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客套話。
人生經不起等待,現在永遠是最好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