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了《南極料理人》,很多評論說是一部治愈系電影。一直以來,好多美食的片子都被稱之為治愈系。在此之前,我沒弄明白啥叫治愈系,為啥美食電影是治愈系。今天突然頓悟,最具有治愈能力的是那熟悉的味道。
《南極料理人》故事情節(jié)也是很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八個男人在一個沒有企鵝、沒有海豹的地方的日常生活。所居住的房子周圍白雪皚皚,除了他們沒有別的生物。娛樂活動限于室內(nèi),最大的樂趣是跟著錄像帶里的美女們做早操。好不容易給家里人打個電話,老婆還不想跟他說話。水不能隨便用,一不小心拉面還沒了。我想如果我在這個環(huán)境中,沒準(zhǔn)會瘋掉。
他們也會有情緒有起伏,也會覺得再也待不下去了。讓他們堅持的下來的,除了使命感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些熟悉的美食。一個個胖墩墩的鱈魚子壽司,讓他們狼吞虎咽;廚師想盡辦法做出了的厚厚的烤肉,讓過生日的同僚熱淚盈眶,盡管他剛剛說出我們來這不是為了吃這種話;吃到跟妻子做的味道很像的雞排而放聲大哭的男主;聲稱沒有拉面就活不下去的主任,雖然在我看來大螃蟹更具誘惑力。為了吃自制拉面而放棄了看極光的所有人。就是這些熟悉的味道讓他們的日子變得有盼頭。仔細(xì)想來,《小森林》里說的大部分飯菜都是女主媽媽曾經(jīng)做給過她吃,她再次做,也只不過是尋求那熟悉的味道,仿佛媽媽還在身邊。
唯吃可解千愁。我熟悉的味道當(dāng)然是媽媽做的飯菜啦。我媽媽經(jīng)過好幾年專職做飯的熏陶,手藝已大有長進(jìn)。但我反而最懷念的是在老家時,媽媽做的煎土豆。土豆切成片,用菜籽油煎熟,一點水都不放。油油的,綿綿的,人間美味。但老媽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土豆片變土豆絲了,充滿飯店的味道。改天跟他談?wù)劊堖€我土豆,因為我也需要治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