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下午,在簡書發了一篇文章之后,我習慣性地瀏覽讀者朋友們的評論。
評論區里有讀者認同文章的觀點,夸我寫得好,也有讀者對文章的觀點持有不同看法,很理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我一一瀏覽過去,看到有意思的評論就回復一下。鼠標的光標歡快地在簡書的頁面里游動,直到撞上一條刺眼的評論才停了下來。
用網購的術語來講,這是一條一星差評。這位讀者不無憤慨地評論道:就這文章的水平,也能成為簡書簽約作者?呵呵。
就在那一瞬間,我內心的幕布上迅速飄過一大串密集的彈幕,單獨拎出任何一條,都足以diss回去。
“是啊,我的文章水平不行,就你的水平行!你那么厲害,怎么還沒能和簡書簽約呢?”
不行,這話戾氣太重,一股小人得志的既視感,不夠大氣,我身為簡書簽約作者,代表著簡書的形象,不能這么狹隘,如此缺乏氣魄和心胸。
不要生氣,不要生氣,我要克制我自己。
可是,他這條評論真的看得人很不爽,要不我小手一動,把它刪除掉算了?反正評論的“生殺大權”掌握在我自己手里,我完全可以控制輿論。
就在光標移動到“刪除”上時,我又一次猶豫了。
刪了這一條負面評論,那下一條呢?下下一條呢?我都刪除了么?
一想到我的文章下方的負面評論都被我刪除,只留下了一片溢美之詞,我就覺得我像極了金庸武俠小說里的東方不敗和丁春秋,只聽得進阿諛奉承和歌功頌德,卻聽不得任何逆耳忠言。
法國大劇作家博馬舍在《費加羅的婚禮》里曾寫過這樣一句話:倘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亦無意義。
一只母雞得有多驕傲,多偏執,才不允許別人評價它下的雞蛋不好吃啊!
一念及此,我沒有急著回復他,點進了他的簡書主頁,看到他才來簡書一周,只寫了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的閱讀量都不太好,只有寥寥幾十個閱讀量。
我又點擊進入文章,看了幾眼,發現這位朋友的文字功底竟然還不錯,只不過剛開始寫作的他還沒掌握表達的節奏和方法,還暫時不能很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看著此時的他,我的內心一陣恍惚,仿佛被一道詭異的光芒擊中,思緒沿著時間長河一路回溯,又依稀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2.
一年多前,那個時候的我剛遭遇了一場投資失利,多年積蓄損失殆盡,還欠了不少外債。我心灰意冷,憤憤不平,嫉恨命運對我的不公——為何要讓我的人生遭遇如此波折?
我安慰自己說,命運就是一道拋物線,此刻的我已經跌到了最低點,跌無可跌,只能反彈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父母又雙雙病倒,我不得不再次借錢帶著父母在省城的各大醫院輾轉求醫。
看著年邁體衰的父母,想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再看看自己當下山窮水盡的處境,我不禁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我在外人面前裝得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早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我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生命。
就在這個時候,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我遇到了簡書。猶如久旱龜裂的土地盼來甘霖,我終于獲得了命運的轉機,只不過當時的我渾然未覺,并不知道后來會發生什么。
起初,我也沒有想太多,只是心里的苦悶和抑郁無處發泄,只能訴諸筆端,經由文字表達出來。
我需要一個可以自由書寫的平臺,而簡書恰好就是這樣一個開放包容的平臺。
那就寫吧!在簡書開始我的寫作之路,啟程我的奮斗之旅!
3.
學生時代的我文筆不錯,作文經常被當成范文,印發給全年級的同學學習參考。所以,我剛來到簡書時心氣頗高,覺得老子天下第二,你們這些熱門作者、簽約作者不過爾爾,看我的文章不馬上風頭大盛,蓋過你們。
我信心滿滿地寫了第一篇文章,投稿到簡書的首頁專題,被拒稿。
沒事,意外總是難免的,也許只是審稿官手滑,錯把“收錄”點成了“拒絕”。
我再次信心滿滿地寫了第二篇文章,投稿到簡書的首頁專題,再次被拒稿。
這……
嗯,沒關系,金子發光需要點時間,我可以等。
之后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收到拒稿的消息,我的信心在這些拒稿信里不斷消融,化成了一汪水,忍不住想要從眼睛里流出來。
等到我第一次成功過稿簡書首頁,已經是半個多月之后的事情了,而那篇文章是我在簡書寫的第十九篇文章。很難形容我當時的心情,欣喜若狂有之,如釋重負有之,重燃信心有之,但更多的,是磨礪之后的篤定和淡然。
我后來無數次回首我的整個寫作歷程,每一次回憶都不禁感謝這起初的十八次拒稿。這十八次拒稿把一個文學的機會主義者摔打成了一個堅定的、純粹的寫作者。
我這才明白,簡書的專題稿件審核的意義所在:它不僅為專題文章的質量把關,保證了專題文章的優質,更是對作者們的一種磨練和砥礪。
玉不琢,不成器。不經失敗拒稿,不知文章問題所在。
專題審稿的千挑萬選,是在倒逼作者對自己的文字千錘百煉。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千錘百煉,化腐為奇。
4.
從四五篇文章能過稿一篇,再到幾乎每篇文章都能過稿,我明確地感受到了自己筆力的提升和文學技法的進步,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就像農民伯伯看著田地里的莊稼一天天成熟起來一樣。
在傾心于煮字療饑的那些日子里,沉湎于文字中難以自拔的我幸運地避開了人生遭逢挫折之后的心態失衡,覓得了一個安全而高效的療愈之所——簡書。
不同于日記的自言自語和自嗨自樂,我寫在簡書的那些文字被人發現并且閱讀,我的沮喪、迷茫、覺醒和自我激勵都順著文字汩汩流淌,淌到和我有著相似情緒體驗的讀者心里,匯成了一片共鳴的海洋。
他們評論我的文字,其中有正面積極的肯定認同,也有負面消極的指責批評。不論是哪一種聲音,都將我從厭世的情緒夢靨里驚醒,讓我于不經意間獲得救贖。
漸漸的,我不再執著于文章能否上首頁,也不再哀嘆處境的艱難。我開始單純地享受寫作的樂趣和表達的快感。
寫作,讓我擁有了一顆更細膩的心,也讓我的思緒和我的筆觸抵達了以前從未抵達的遠方,那里藏有旖旎的風景。
對于生活,我終于不再只是一個看客,而是一名思考者和記錄者。
我來過,我看到,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5.
一篇文章,又一篇文章。
一個日子,又一個日子。
我說不上來是寫作豐盈了我的生活,還是我的生活這片土壤培育了寫作這朵幽香之花。
Who cares?
真正重要的是,寫作一年之后,一切仿佛還和從前一樣,但一切其實都已經不一樣了。
我的困境依然存在,但我的心中有了信念和方向,而我的雙腿也充滿了力量。
就在這個時候,我意外地獲得了簽約簡書的機會,成為了一名簡書簽約作者。
這個頭銜,是對我過去的努力的認可,也是對我未來的寫作的督促和鞭撻。
榮耀有多大,壓力就有多大,動力就有多大。
6.
思緒重新回到屏幕前時,一絲微笑爬上了我的嘴角。
我給這位嚴詞批評我的朋友的三篇文章都點了贊,然后給他發了一條很長很長的簡信。
我說:“你說的對,我的文章還存在很多不足,未來的路還很長,我需要繼續努力。”
“希望我的這篇文章不會讓你對簡書簽約作者以及簡書產生什么不好的觀感。其實,在簡書簽約作者里,我的水平是墊底的,讓你見笑了。”
“不過,我覺得,作為一名失敗的寫作者,我實在是太成功了!因為我一次次寫出不夠好的文章,為別的朋友探路,告訴他們——這樣寫是不行的,得換種思路,換種文法,才能寫得更好。”
“其實,對于我們寫作者來說,什么是失敗,什么又是成功呢?難道功成名就、暢銷大熱才是成功,無人知曉、無人問津就是失敗嗎?那么,在寫《紅樓夢》時淪落到舉家食粥的曹雪芹還是失敗的咯?”
“我喜歡簡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如它的slogan‘創作你的創作’所說的那樣,它允許任何人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去界定誰是成功的,誰是失敗的。”
“在寫作這條路上,沒有人是成功的,或者說,只要拿起筆開始寫作,每個人都是成功的。”
“祝您在簡書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寫出自己想寫的文字。——一個成功的寫作失敗者留”
-END-
我的新書《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和《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當當天貓京東全網熱銷中,買到就是賺到,溫暖和感動,早點帶回家!
點贊是最好的喜歡,關注是最大的支持。親愛的朋友,我需要你,我也等你。
周一至周五早上更新,歡迎交流討論。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sara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