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煜是南唐時期的一位偉大詞人,他的代表作《相見歡》和《浪淘沙》都是反映了他的“眼界大,感慨深”的詞風。
? ? ? ? 首先,李煜的《相見歡》寫的雖然是春天花落,可給人非常豐富深遠的感發(fā)和聯(lián)想,小詞從“林花”著筆,寫盡了天下有生之物所共有的一種生命的悲哀。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的描寫可以看出,花,不只是僅有短暫的生命,還更有“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的打擊摧傷。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之中必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艱辛苦難的遭遇。那風雨就是整個生命所遭受的挫傷,是整個生命的無常和苦難。人生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沒有辦法逃避,也無處逃避。小詞從“春紅”“寒雨”“晚來風”,到“胭脂淚”,一下子從花的生命的短暫,過渡到人生的美好的短暫。可見李煜關注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體驗,更關注人生的短暫和無常,這是他詞風中“眼界大”的表現(xiàn)。
? ? ? ? 其次,《浪淘沙》這首詞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間,抒發(fā)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后難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詞語言清澈自然,明白如話,情真意切,哀婉動人,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詞人倍敢凄苦。他在睡夢里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里,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后,卻加倍地感到痛苦。亡國以后,再也不可能見到故土了,這等悲哀就是他不敢憑欄的原因。最后,詞人長嘆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國一去難返,難再相見。
? ? ? 李煜后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