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討論榜樣的力量。
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的心性是光明的。但是后來為什么會變成各種不同的形象呢?是因為教育,因教育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個性和形象。所謂童蒙養正。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的最初幾年給予良好的教育,良好的環境熏陶。
教之道? 貴以專?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孟母三遷的故事,我想大家也聽過,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強,所以環境成了孩子的榜樣。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孩子良好的環境,優美的優雅的環境。
古時候周文王的母親太妊,在懷周文王的時候,就給了孩子良好的環境。因為在母胎里,媽媽的意念是孩子最大的環境。所以文王的母親,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聞,口不出惡言。
我們再來看看,現在已經成千上萬的讀經寶寶是怎么樣培養的?他們在母胎里面以及出生以后,聽的是世上最優美的經典音樂,最有智慧的四書五經,以及國外的經典。看的是世上最優美的經典書畫。讀的是世上最有智慧的經典書籍。所以這些孩子出生以后性格溫和、愛笑、聰敏可人。
因為孩子最擅于在環境中學習,所以環境是孩子的學習榜樣。那么除了這些物件,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環境。所以你也是你孩子的環境,而且是最最重要的環境。因為你是孩子最最親近的人,是最最活生生的展現在孩子面前的環境,所以父母才是孩子最最好的榜樣。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我們再來看竇燕山的故事:竇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當地有名的富戶。據說:竇燕山為人不好。以勢壓貧,有貧苦人家借他家糧食時,他是小斗出,大斗進,小秤出,大秤進,明瞞暗騙,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歲,還沒有子女。竇燕山也為此著急,一天晚上做夢,他死去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心德不端,惡名昭彰,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僅一輩子沒有兒子,也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從善,大積陰德,只有這樣,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
從此,竇燕山暗下決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竇燕山還在家里辦起了私塾,延請名師教課。有的人家,因為沒有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傊?,自那以后,竇燕山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周濟貧寒,克己利人,廣行方便,大積陰德,廣泛受到人們的稱贊。后來他的妻子連續生下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不僅時刻注意他們的身體,還注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修養。 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我們在上一周相信的力量的課程中,說到你的孩子會成為三種樣子:第一種,是你相信的樣子;第二種是你現在的樣子;第三種,是你害怕的樣子。那么孩子最最可能成為的,就是你現在的樣子。所以,我們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但是很多父母不但沒有為孩子做好正面的榜樣,反而做了負面的榜樣。有一個孩子看到媽媽把奶奶的衣服裝進袋子里,然后帶著奶奶出門了,孩子問媽媽:去干什么?媽媽說奶奶老了,要把奶奶送養老院去,孩子對媽媽說別忘了把袋子帶回來,媽媽問為什么?孩子說,等你老了,我也把你裝袋子里送養老院去。
那么我們想不想培養這樣的孩子呢?我想答案肯定是不想的。那么有的父母可能會覺得,要自己做榜樣,是不是比較難呢?是不是自己要有多大的成就呢。其實這跟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沒有關系。比如說你想讓孩子愛讀書,那么你自己就要喜歡讀書,哪怕每天讀半個小時,而不是你讓孩子去認真讀書,你卻在那里看電視,打麻將。例如,你想讓孩子孝順,我們自己也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我想這些是不難做到的。
我們來看一看健全人格的六大能力:
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如果你想讓孩子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那么你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比如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你有沒有抱怨這個地方環境不夠整潔,服務人員不夠好,排隊要排很長時間等等。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情況,那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會這樣?到了一個地方會說這不夠好,那不夠好。
和諧的人際關系。我們是不是能夠和人和諧、友善相處,還是說今天碰到一個和善的人,我們的心情就很好,碰到一個無理的人,我的心情就差到了極點,開始埋怨說,那個人如何如何?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的孩子,學到的肯定也是看別人的不足,很少去看別人的優點。
正確的自我認識。 我們有沒有公正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夸夸其談的炫耀和不自信的自我否定,都是不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認識。而我們的孩子學到的也一定是自負和自卑,反之,正確的認識自己,揚長補短,遇到我們擅長的就多做,多帶頭做,遇到自己不擅長的就多請教,多學習。那么這就是自信和謙卑,我們的孩子也就學到了自信和謙卑。
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是最容易感染人的,我們對生活是樂觀的,孩子對生活也將是樂觀的,反之,如果我們經常生活在擔憂與恐懼中,那么孩子的性格也將是這樣。
情緒控制的能力。爸爸媽媽是性情平和的,那么孩子也容易性情平和,如果父母動不動就大發脾氣,暴跳如雷,那么可想而知,孩子也是那樣。
運用智慧的能力。想獲得運用智慧的能力最簡單了,那就是讀智慧的書,然后就會有智慧的大腦,所以,我們自己開始讀智慧的書,既培養了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又讓孩子在讀書中獲得了智慧。
以上六點,如果我們父母能身體力行的做好孩子的榜樣,那么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很優秀。
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總結一下,想培養一個德才兼備的孩子,我們,首先要給孩子聽,世間最美的音樂,看世間最美的書畫,讀世間最有智慧的書。最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因為我們是孩子最最重要的環境。那么如果想讓孩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想,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讓孩子,立大志,立圣賢之志。
王陽明十一歲的時候問他私塾的老師,什么是第一等事?他的老師告訴他就是要考科舉,做官。王陽明很疑惑,王陽明說:恐怕考科舉未必是第一,讀書學圣賢才是第一等事。但是,王陽明的父親聽說了笑著說,你想學做圣賢嗎?
孔子說,人人可做圣賢,因為我欲仁斯仁至矣。佛陀也說,人人皆具佛性,因為每個人都本自俱足。想要成為仁者,當下便可,因為當下這一念是善的,當下就是仁者。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把那個當下擴充,擴充,那如果能擴充到每個當下就是圣賢?!墩撜Z》上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古人學習就是為了成長自己,向君子、圣賢靠攏。而今天我們很多時候學習,只是為了謀一份生活。中國有很多的父母,直到現在,都希望孩子成為公務員。你問他為什么呢?因為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你想象一下,一個父母的目標,就是讓孩子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孩子怎么可能有力量去超越這個穩定的收入,他怎么可能成為那個人中的龍鳳。經典里有一句話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我們的父母一定要有智慧,一定要有開闊的心胸,有高遠的眼界,要引導孩子立大志。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創造優雅的書香環境;做好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立大志。做好這三點,那么剩下來的就是美好的期待和祝福。去感謝孩子吧,去用真心來表達對她的愛吧。因為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表達對自己的愛。
我們中國人,一般都不太善于表達愛,這一點是需要我們去學習和練習的。這里給大家兩個方法,第一個是經常對著孩子,對著家人,甚至對著萬事萬物說:謝謝你,感恩你,我愛你。第二個是,給家人、給孩子念祈禱文。
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一段祈禱文,如果你愿意的話,這就是一個作業。每天都給孩子做這樣的祈禱,大家可以去看量子理論,如果大家理解的話,其實會有量子糾纏?!八畷来鸢浮崩锩嬉灿羞^這樣的一個片段,講述祈禱的力量。當我們對著一個湖泊,為他祈禱的時候,這個湖泊的水都會發生質的變化。大家相信嗎?我們的孩子,他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所以我們的祈禱是有意義的,對孩子是有積極影響的。
在這里我示范一段祈禱文給大家: 寶貝某某,在大生命的守護下,你很平安,很健康,愛讀書,愛做事;寶貝是上天托付給我們的寶貝,是了不起的孩子;在學校里被老師疼愛,與同學相處快樂融洽,是最受歡迎,最有人緣的孩子;感謝學校的師長,你們是最優秀慈愛的師長;感謝同學的互助和友愛,你們是最溫暖友愛的好同學;寶貝上課時專注的注視老師的眼睛,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課后也會自主的復習,認真的做功課,超強的理解力,使得所有學習的課業,都能夠融會貫通,驚人的記憶力,驚人的專注力,使得每次考試都取得好成績;是最健康最聰明,最開朗,最喜歡助人,性格最好最有愛心,最能體諒父母長輩的寶貝;是天下最愛讀書的孩子,是最好的孩子;是自動自發,有自制力的孩子;是最有決心最有毅力,最有耐力,最有勇氣的好孩子;我的寶貝全身的每個細胞都閃閃發光,健康喜悅的歡慶著、舞蹈著。寶貝是最了不起的孩子,有著無限的力量,時時刻刻被全能的力量守護著、真愛著、引導著,如實如是無限具足。
我剛剛大概的說了一下祈禱的大綱,大家可以把它打印出來。我常常會給我的孩子念這個祈禱文,今天把它寫下來,念給大家聽。最重要的是,我想告訴大家,在這一段祈禱文里面,有一份愛在里面。如果你能為你的孩子天天做祈禱,我相信這個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你能帶著相信的力量,為孩子做祈禱,這份愛和那份力量所給予孩子的是不可估量的。
對于怎樣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望子成龍的孩子?成為優秀的孩子?我主要講了四個內容點:第一點,為孩子創建優美的書香環境;第二點,要成為孩子的榜樣;第三點,引導孩子立大志;第四點,擁有表達愛和祈禱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做到這四點,那么剩下的,老天都會來幫你,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