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會說話,但不見得人人都會溝通。明明是好心善意提醒,結果對方怪你多管閑事;明明不是一個壞心眼兒的人,可為什么說話總是被誤解;明明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可是同事總是理解不了。有人人際關系一團糟,有人卻混得如魚得水。話說得好,閃閃惹人愛,話說得不好,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就是這個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我認識一個女孩,英文名叫Vera,之前是我成人英語班上的學生,和我是老鄉,年齡也差不多大,又同是從事教育行業,因此種種,自然私下的相處和交流也多一點。我發現她的人緣極好,幾乎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
有一次在下課后,班上的幾個女同學圍在一起談論日常,正巧那天Candice穿了一件新衣,樣式不錯,Vera看著喜歡就和她聊了起來,還試穿了一下,覺得很不錯。然后從衣服聊到打底褲聊到護膚品,什么高圓圓款的水桶包,優衣庫家的打底褲,Benefit洗面奶能把臉洗得很干凈,科顏氏的牛油果眼霜很輕盈抹了不長脂肪粒啊 Blabla…這兩個在穿衣打扮上很考究的姑娘圍繞著她們共同的話題聊的不亦樂乎啊。
而Vera和我相處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們各自帶上自己的娃,一起去玩湯姆熊,一起吃個飯什么的。我們在很多方面有比較大的差異,比如她穿衣很精致,而我可能就是隨隨便便穿一件簡單的運動衛衣,在這方面我們的style太不相同了,所以她從來不和我聊穿衣打扮,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在精神層面的溝通,我們之間能夠產生很多的鏈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比較一致,有比較接近的價值觀。
在跟不同的對象進行溝通時,我們的話題范圍也是不同的。我們只有抓住一個共同的點,才能讓彼此的互動變成一種有效溝通,否則就是無意義的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還有一次,Candice邀請我們去她的酒莊玩,我們在她的酒莊參觀了一圈,然后又點了菜一起喝酒。Candice給我們介紹怎么品酒,她的講解不是機械的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在表達她自己一種主觀上的感受,視覺上的,味覺上的和嗅覺上的,我們聽了受益匪淺。Vera得瑟地說,這么美的party要拍個照發朋友圈,然后她半脫下冬天臃腫的大衣,露出里面漂亮的毛衣,表情開始各種猙獰和千變萬化,目的是為了選好一個美美的角度。而我此時也開始搶拍,壞壞地在朋友圈里說,你們看,這就是一張美麗的照片后面真實的車禍現場。
那天我們都喝了一點紅酒,微醺狀態,臉也有點微微泛紅。慢悠悠吃了一下午的飯,聊了一下午的天,觥籌交錯,互開玩笑,難得的是這樣一份輕松自在。所以到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是一段非常溫暖且開心的回憶。
一段好的關系,一個良好的互動跟溝通,都是和人的感受是密切相關的。如果這段關系讓你感覺很放松自在,你可能會更愿意和這個人交往下去,因為沒有一個人喜歡在和別人溝通時的狀態是緊張和擰巴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不乏看到這樣的場景,你的一個閨蜜和男朋友分手了,她哭哭啼啼打電話過來找你求安慰,可是在你安慰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出之前,她已經開始她那滔滔不絕的個人演講,你能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只能是“嗯嗯”。所以到最后,你沒有安慰到你的閨蜜,她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上面這個例子,這個問題之所以沒有得到解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應該要意識到溝通是一個雙向行為,如果一方只是基于情緒表達的需要自顧自說,那么這就不能稱其為溝通。如果我們學會傾聽,能讓對方有表達觀點的機會,可能我們在解決問題上會多一個思路,也避免了我們作為一個單一個體思維的局限性,通過傾聽,集思廣益,或許會給我們一個意外的驚喜。
溝通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有效的溝通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我們若能把人與人的關系處理好了,說不定一不小心就維護了世界和平啊!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