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編年史-真理之書》|宇宙生死觀

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正處于絕對靜止的狀態,膨脹是發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故事,但當膨脹到達臨界值時,它就會停止,就好像是個“死物”一樣。但隨著哈勃望遠鏡被發明出來,物理學家們檢測到了宇宙仍在保持膨脹的勢頭,并沒有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絕對靜止。

《宇宙編年史-真理之書》的作者則認為,宇宙是會膨脹和回縮的生命體,處于漲縮之中。這個觀點,和近期諾貝爾獎獲得者-彭羅斯解釋宇宙結局相一致,也就是“循環說”。彭羅斯從普朗克衛星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找到30個“霍金點”,也就是宇宙黑洞在蒸發后留下的痕跡;通過對這些霍金點的研究發現,這些物質都攜帶之前宇宙大撕裂時代留下的信息。

宇宙本質是一個能量的生命體,其中高能的組成高維,低能的組成低維,各維度空間能量交互的通道,成為黑洞和白洞。宇宙的運動也是循環往復,各維度膨脹和回縮的過程,成為宇宙膨脹期和宇宙回縮期。每各高維中鑲嵌這無數個低維的平行洞世界。而高低能量相結合時,低級能量有序的結合在高級能量的邊緣,從而形成一整體的時空能量場。當然維度越高,空間越大,時間也越慢。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暗物質為什么在不斷增加?“暗物質”和“暗能量”占宇宙68.7%,本世紀初,“暗物質”和“暗能量”占宇宙73%,——誰在給我們的宇宙增加“暗物質”?就是高維,因為膨脹期是高維向低維釋放能量的過程。

通過哪里來到我們認知的宇宙的呢?這就涉及到由黑洞和白洞組成的時空隧道

銀河系中心黑洞又被叫做人馬座A*,是一個400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如果把這個天體放在太陽系中心的話,那么它的體積半徑將接近水星的軌道。這個黑洞周圍還存在數萬的黑洞,以及分布十分密集的恒星。而仙女星系的中心黑洞高達3300萬倍太陽質量,草帽星系的中心黑洞高達10億倍太陽質量。這種超大質量黑洞都是在1000萬被地球質量,和10000倍地球質量產生的。黑洞并沒有1000-10000之間產生的?這說明了什么?

這些超大質量黑洞是膨脹期中形成的,而不是由恒星黑洞間相吞噬形成的。所以在星系中心的未知,可能并不是宇宙的星球的墳場,可能同時也意味恒星由此誕生,是生命的起源。

來源: 《宇宙編年史 - 真理之書》第一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