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作息規律。
很多人都知道,睡得好有利于身體健康。其實,規律的作息方式還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有句話說得好:睡前放下一切,醒來便是新生。無論昨天有多勞累,只要晚上及時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精神就能得到恢復。
第二天醒來拉開窗簾,讓自己沐浴在清晨的陽光里,世界就又是全新而美好的樣子。然后帶著這份愉悅的心情去工作,自然也會更高效、更得心應手。
如果你時常感覺精力不足,不妨從現在起,為自己制定一張作息計劃表,讓自己每天都能早睡早起。相信不用多久你就會發現,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2
二是開放心態。
人都有維護固有觀念的本能,但固步自封絕對不是件好事。經常有人把這種狀態和年齡掛鉤,覺得是自己到了一定年齡,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才開始變差。但一個人真正的衰老,往往與年齡無關,而是從喪失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開始的。
要想讓日子過得豐富,就應該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多接觸新生事物,不要總是懷有偏見,更不要盲目抗拒。因為很多時候,你拒絕的可能不是一件事,而是通往新生活的一扇門。
打開眼界,才能改變認知。世界其實很精彩,就看你愿不愿意走出來。
3
三是找到熱愛。
人生最好的狀態,莫過于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很多人之所以能越活越優秀,是因為心中有熱愛之事,并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對于平淡的生活而言,熱愛無疑是最好的解藥。它會賦予你能量,賜予你熱情,吸引你不斷去探尋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且充滿潛能的,如果此時的你還沉浸在對現實的抱怨中,那可以肯定,并非生活欠你一份滿意,而是你欠生活一份熱愛。
心有熱愛,眼中自有光芒。去找到你所熱愛的事,并為之全力以赴,才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4
四是不斷學習。
停止學習后的大腦就和停止吃飯后的身體一樣,是會垮的。學習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只在于習得新知識,更在于它能幫助我們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繼而獲得真正的成長。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它應該是人生任何階段都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被淘汰。
無知者,以為學有涯;有知者,明白學無境。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才能不斷收獲應對生活的底氣和智慧。
5
五是發掘興趣。
常聽人感慨,業余時間不想浪費,卻又不知道可以做點什么。其實,興趣并不是一開始就擺在那里的,它需要你一步步去探索,才能在眾多的選擇中逐漸培養出對某件事的喜好。所以,邁出第一步至關重要。
發掘一個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并能令自己感到愉悅的愛好吧,可以學一種樂器、練一門手藝,也可以去集集郵、插插花。
學會享受興趣帶來的快樂,讓性情在興趣中得到陶冶和升華,生活自會變得更有滋味。
6
六是學會感恩。
“過日子,過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生活難免瑣碎,但一直也都藏著許多小確幸、小美好,只等著有心之人去感受,正如每晚等你回家的那盞燈、剛晾曬過的滿是陽光氣息的被單、窗臺上終于盛開的那朵花。
再忙都別忘了好好生活。認真對待每一個日子、做好每一件小事、學會關心和理解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欣賞路邊的每一道風景,把這些組合起來,其實就是你離幸福最近的距離。
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健康康就是福。學會感恩,做一個懂得知福惜福的人,才能不辜負生命中一切美好的相遇和相伴。
生活的模樣,取決于你凝視它的目光。你對生活有多少熱情,生活就會回饋你多少精彩。愿接下來每一天,我們都能把日子過得越來越有滋味,讓生活越來越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