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WORD哥,演講中的手勢:簡單得讓你一學即會

文/楠天下的太陽花

馬云張揚的手勢


演講,顧名思義,邊演邊講。但它和電影,戲劇,雜技等不一樣。演講是以演為輔,講為主。

一個優秀的演講永遠是以內容為核心,感情為依托,形式技巧只是錦上添花的功夫。

但是,恰恰是『演』的功夫,難倒許多人。

初次站上講臺的演講者,最擔驚受怕的事情是什么?

手。

手不知道擱哪兒,手足無措,手忙腳亂,最后只有張牙舞爪,口吐白沫。

手勢,是演講中『演』的戲份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讀懂手勢,正確使用手勢。

現在,我們來看看,如何把千變萬化的手勢簡化為三五幾招精華絕技。

一,手勢三絕

提到手勢,我們可能馬上想到千手觀音,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嫵媚無雙。

要詳細分解演講中的手勢,可能三天三夜也解釋不完。好歹,我們有個『輕而易舉的演講』法則,把多重手勢簡化為『手勢三絕』。

(一),『一指禪』,就是食指伸出,四指空握。俗稱,『指點江山』。

其實,它有多重意義:

1,特別指明人,事和方向;
2,表示某個觀點,甚至肯定;
3,表示數字一十百千萬等。

還有個全世界都知道的單指手勢:翹大拇指。表示強大,肯定,贊美,第一等意思。

當然,還有舉小手指,表示蔑視;豎中指,表示挑逗或下流。還有不同手指組合表示不同數字等等。


(二),『小鐵錘』,就是五指握拳。

拳頭的意思非常簡潔,核心意義表示強大的力量。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它有哪些道道?

1,表示憤怒。

國民黨時間,面對反對派的鎮壓,學生們上街游行,高舉拳頭,彰顯憤怒的民心。

2,表示信心與實力。

公司年度目標,或戰前動員,參與者舉起拳頭宣誓,有信心完成,有實力完成。

3,表示鼓舞。

面對惡劣的處境,領導者握緊拳頭,鼓勵員工面對挫折,戰勝困難。


(三),『大砍刀』,五指張開,手掌豎切,像一把砍柴的刀。

核心意義,表示果斷,堅決,排除等意思。

例如:
果斷下手,果斷放棄;
堅定決心,勇敢向前;
排除萬難,排除障礙等。

其實,手掌是手勢中最豐富多彩的動作。大砍刀只是其中的代表動作。其它比如:

1,抬手:手掌向上,向前平伸。表示謙遜,交流,許諾,請求,誠實,歡迎和希望等。

2,舉手:五指朝天,手掌達到頭頂。表示行動、肯定、激昂、動情、歌頌等。

3,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堅決、制止,果斷、拒絕、排斥、勢不可擋等。

4,壓手:手臂前伸,手心向下。表示要安靜、停止、反對、壓抑、悲觀或氣憤等。


5,心手:五指并攏,自然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祝愿、愿望、希望、心情、心態等。

6,雙手勢:雙手先合攏,后攤開。

①,掌心向上表示『開展』,『開放』,『接納』和『行動起來』等,
②,掌心向下表示『排除』,『取締』等,
③,雙掌平行伸開還表示『面積』,『平面』之意。

二,手勢三位。

除了三個標準手勢外,還有手勢三位。它是什么意思呢?

相對于身體來說,手和手臂處于身體的不同部位表示迥然不同的意義。

(一),上位手勢

在演講中,手勢超過肩部的動作。

這一區域活動的手勢,表示理想、希望、喜悅、激動、祝賀等。上位手勢,動作幅度較大,表示積極向上的、慷慨激昂的內容和感情。

比如:雙手握拳,舉過頭頂,表示吶喊,憤怒,戰斗等強烈的情緒。

(二),中位手勢

手勢在肩部至腰部之間的空間位置活動的動作。

表示敘述事物,說明事理,分享較為平靜的情緒。中位手勢動作幅度適中,一般不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三),下位手勢

在腰部及以下活動的動作。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表示憎惡、鄙視、反對、批判、失望、壓抑等。基本動作是手心向下,手勢向前或向兩側往下壓,動作幅度較小,一般傳遞出消極否定的信息。

手勢處于身體的不同位置,表達不同的心態和精神狀態。

你們可以觀察,一個積極向上、斗志昂揚的人,習慣把手勢舉得老高,隨時一幅拼搏戰斗的架式。

手勢三位圖


三,手勢三要

很多演講新手,總是困惑:手勢這么多種,哪種是我的菜?手勢,不是手舞足蹈,而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和規則。

(一),手勢要與語言內容結合。

『第三排,穿紅衣服的長發美女』。你一邊講,一邊用食指指向對應的人。這就是手勢配合語言行動。

當你講到『我們捫心自問』時,你自然而然地右手按住心口,手勢與語言相得宜彰。

你想表達,壓住內心的火氣,手勢動作卻是指向頭頂的天空。這哪兒是壓火?分明是想宣泄,想咆哮,不甘心。

這就是手勢與語言的相悖。

(二),手勢要簡潔大方。

周六早上,一邊吃早餐,一邊和孩子一起看『我是演說家』。熊浩最終得到冠軍。

熊浩,復旦大學法學院講師,被譽為辯壇常青樹。雖然說,他常年參加各種辯論,但是,整場演講,他沒有多余的手勢,自然灑脫。當他一字一句侃侃而談時,你就是在享受一道撲面而來的春風。

(三),手勢要與你性格相適合。

唱歌,有的偏向高音遼闊,有的偏向低沉磁性,那是由各自的嗓音與氣管決定。

演講中手勢也一樣的道理。你長得小巧玲瓏,氣質也淡雅精致,偏要豪放有余,動作表現粗獷灑脫。

這就是沒有把演講風格與個人氣質很好地結合起來。

四,手勢三誤區

(一),為手勢而手勢。

今天晚上,我參加孩子英語培訓學校的家校聯合活動。其中一節,放了一段『七步教學法』的視頻。在十多分鐘的講解中,老師只有兩個手勢:要么兩個手掌在身前相對,呈小砍刀的狀態,要么迅速收回,雙手緊握。

我在下面看著,老師仿佛在抽筋一樣,特別為她著急。這就犯了演講大忌:為手勢而手勢。演講內容也與手勢無關,只是間斷地把這兩個動作交替使用。

手勢貴在適應內容和場景,一切矯揉造作都是畫蛇添足。

(二),手勢復雜零亂或僵化稀少。

手勢,單從數量與幅度來說,有張揚夸張的手勢表達,也有謹慎穩重的手勢表達,一個偏向動態,一個偏向靜態。

這本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在演講中的手勢異常復雜,讓人眼花瞭亂,目不睱接。或者,不知道怎樣用手勢表達,偶爾把手伸出來,像僵尸一樣,讓人驚悚。

這就是手語表達上的極端。

(三),手勢喧賓奪主。

文章開頭,我們就說過,手勢的核心是輔助內容的呈現,幫助感情的表達,手勢可以錦上添花,但絕對是配角。

喧賓奪主的表達是怎么的藍瘦呢?舉一個例子,你就會理解。

明明你在娓娓道來,理性地分析整個項目管理流程和注意事項,你突然來個夸張的手勢,手掌矗立,指向頭頂。結果,讓聽眾分神到你的手勢,從而對你講解的內容瞬間忽略了。

是不是有香菇的感覺?



演講中的手勢,本身是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學習和練習目的不是要把它弄得更復雜。

所以,我把手語簡化為『三絕,三位,三要,三誤區』,僅僅九個字,道盡手勢的千種幻影,萬種風情。

相信你們看了后,加以練習,一下子就烙在心中。

歡迎關注湖北省官方專題

湖北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只異鄉的蝴蝶飛到山谷中,看到所有的動物都在朝相同的方向觀望,蝴蝶飛到猴子身邊問:猴子,猴子,你在看什么啊?猴子說...
    ai小布閱讀 521評論 0 0
  • 參考書目:《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關鍵詞: 『積極主動』『以終為始』 『要事第一』 我們先假設一個場景: 你正在...
    萌小Q在路上閱讀 445評論 11 9
  • NLP中說:重復過去的做法只能得到過去的結果。 前天跟一位小伙伴分享最近的感受,今天一看永澄的日更,直覺得吃了一顆...
    羽辰在精進閱讀 18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