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們一定也有過很多這樣的時刻:痛苦、絕望、無助,被滿滿的負能量包圍,就像很多網友都愛匿名分享的自己一路走來最崩潰、最無助的時刻。那些個時候,真的很“喪”,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但是,在痛苦中最令我們痛苦的往往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周遭對你痛苦的態度。在很多人眼里,摔倒了就要馬上爬起來,哭完了要馬上擦干眼淚,那些負能量是萬萬要不得的,陷在負能量中意味著你頹廢,意志力差,沒有斗志,這個樣子面對痛苦是不會有未來的。
年輕人似乎就應該永遠朝氣蓬勃,奮發向上,雖然青春路上難免有憂傷有迷惘,但那些憂傷應當像拐角就消失的落日余暉一樣,美則美矣,轉瞬即逝。每當我們陷在負面情緒中時,都會有人說,打起精神來!加油,你可以的,要相信自己,或是說你要陽光一點,要樂觀面對生活,不要老是想那些不好的事情。
我可以說一直都不大能理解這種現象。已經有無數哲學家們向我們論證過生命的本質就是悲劇,生命短暫,宇宙浩瀚,第一次生就要面對億萬年屹立不倒的世界,哪怕我們拼盡全力去生活,也依然會有諸多無力的時刻。生命的本質就是悲觀的,這就如同喜劇的本質都是悲劇一樣。但即便我們認清了生命的全部真相,我們也依然要用心、努力地活著。悲觀指的是本質,樂觀指的是態度,這是不同的。
簡而言之,我們要認清生命的本質就是痛苦的,就是帶有數不清的遺憾和缺陷的。但我們依然要保持樂觀的態度,這種樂觀是知曉了生命的全部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的態度,而不是盲目拒絕承認生命的真相,粉飾現實。其實很多所謂的正能量,都是帶有欺騙性的障眼法。
2
我們經常被教育,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做一個陽光的人,要做一個快樂的人,無論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你都要樂觀地面對。而當我們在面對一些不夠陽光的事物時,總會有人勸你遠離,因為那讓人壓抑,讓人痛苦,無法促成積極向上的性格。
我很喜歡暗黑系漫畫《絕望的小熊》,看到時候的確感到很悲觀,很絕望。但看完之后,卻發現自己被治愈了些許。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太多的怨氣和消極的情緒,當我們看到這組漫畫時,剛開始會覺得無比灰暗、絕望,但它還原了我們的真實內心和真實的世界存在,正因如此,它反而釋放掉了很多消極的因素。它直視它,它才有可能轉換或消失。
對于這個問題,有一些人或許和我有一樣的心路歷程。
林奕含的事情剛剛出來的時候,我沉浸在她的文字和故事里,我試圖去體驗她的痛苦和掙扎,去體驗那文字背后的人間煉獄,在這當中中,我體驗到了一種極致的痛苦。看完了韓國電影《鬼鄉》,我也曾一度痛苦到無法自拔,為什么我們生活的世界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人性扭曲至此,還有出路嗎?類似的體驗,還有江歌案,還有許多許多年前的清華“朱令案”,這些痛苦的現實都會讓你覺得壓抑絕望,無法呼吸。
我感到絕望感到壓抑,但很多人會對你的痛苦感到不解。你為什么要去看這些不好的消極的負面的東西?你能不能多看一點陽光的東西?你的心態能不能好一點?很多身邊的人會帶著善意勸說你,不要過多關注這些不好的事情上,世界上歸根結底還是好人多,要多看一些開心的事情,要多看積極向上的內容,要多看到事物陽光的一面,不要老是糾結于事物的陰暗面。
可是我并不覺得我在直面這些事物的時候是頹廢消極的,相反,在面對這些貌似陰暗的事物時,我往往覺得我最有力量。這個世界的陰暗面本就無法消失,你不面對它就不存在了嗎?你逃避它就能從你的生命中消失了嗎?
如果你連這些事情都不能面對,拿什么去培育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呢?難道現實世界不是越深入越殘酷的嗎?走得進去,才能走得出來。經歷過考驗,才能獲真知。
3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嗎?是黑的,還是白的,是喜劇,還是悲劇,是邪不壓正,還是浩然正氣?
這顯然是不能的,生活本身即是雜亂無章的,是無解的。任何一種以偏概全的論調都會被頑固的事實輕易推翻。在黑白不分、善惡交織,肉眼無從分辨的灰色地帶里,我們只能讓心盡可能地明朗、盡可能不被世相侵擾。那些所謂的“負能量”,其實并沒有你想象得那樣可怕,如《奇葩說》中肖驍曾說:“他們都是披著負能量外衣的正能量臥底。”
我一直相信世界是平衡的,人的能量也是需要平衡的,我們接收正能量來為自己填充生命活力,也同樣需要接收負能量來為自己內心的失衡來補充平衡。如果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接收的都是打雞血式的雞湯,戰斗號角般的鼓舞,我們的生命能量有限,終有一天,我們長期入不敷出,會爆炸,會崩潰倒地的。因此,我們需要負能量,我們需要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來補充平衡,來釋放掉積累的疲憊和怨氣。
那些所謂的“負能量”,解構邪惡與死亡,專注剖析社會與人性的陰暗面,它讓你壓抑,讓你驚恐,讓你拒絕面對,想要逃離??墒悄阌袥]有想過,那些負能量也能夠讓你更真實地認識自己。絕望的小熊就真的只有陰暗、只有絕望,而沒有一點點叩響你的心門嗎?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上只有真善美,而沒有假丑惡,可我們的美好愿望是違反自然規律的,隨著我們日漸成熟,舍棄掉二元對立的思維,我們逐漸明白我們向往的那些純粹的事物往往并不存在,美不是絕對的,美丑善惡都不是截然對立的,美中有丑,丑中也有美,善惡佛魔一念間。我們在這些負能量中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這些負能量能讓你在無形中釋放出壓抑已久的情緒負擔,再出發時能夠更加輕松勇敢。
4
正能量和負能量并不是正負分明,截然對立的,它們都是個體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和養分,有的可以個體自發生產,有的則需要借助外力。它們充其量只是對人的供養方式不同罷了,雞湯灌多了也會膩,但看一些黑童話反而會讓人更加通透。個體生命需要平衡,它不僅需要力量,也需要舒緩,既需要張,也需要馳。
有時候我們真的沒必要抵抗那些負能量,它真的沒有你想象中那樣可怕。既然它是真實存在,無法避免的,就讓它以最自然的方式從你的生活中路過。人有旦夕禍福,我們都要學會坦然接受各自人生中的遺憾和缺陷。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現實,盲目勵志,粉飾現實。那些不好的事情,直視它面對它,才能慢慢消滅它的消極影響。
就像被川端康成奉為創作圭臬的一句佛教偈語:“入佛界易,進魔界難”,佛界的開悟境界很多人都能夠抵達,但魔界的煉獄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對于作家來說,進入魔界需要勇氣,但很少有人愿意去承受那種痛苦。但承受過煉獄之苦,才能真正理解痛苦并化解痛苦,如此才能真正陶冶悲憫之心。人人都向往太平盛世,人人都渴慕真善美,但殊不知沒有經歷過惡魔的洗禮,煉獄的考驗的美都是虛浮的,無法長久的。同樣地,沒有由來的正能量也往往都是垃圾,只有經歷過負能量的層層考驗,最終收獲的正能量,才是真正有益于生命,有助于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