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 ? ? ?偶然間看到的這一句話擊中我的心扉,為了這一句話決定把這本久負盛名的《挪威的森林》看完。至今分不清人們對它的推崇是出于怎樣的心態(tài),看到最多的推薦榜都是屬于色情的分類,雖然我對這類書也偶有需求,但文學類的情色小說總是既慢又含蓄,還不如直接去看小黃文,這點噱頭實在與它的名氣形成諷刺。不過,凡事果然還是需要靠實踐來分辨的,在看過書后確信,能說出如此直擊心靈的話的小說確有其迷人之處。 ?
? ? ?通看全篇,兩個字躍然腦海:變態(tài)。主人公渡邊的朋友,幾乎所有的朋友,無外乎自殺,精神異常和下落不明,唯一積極努力家境優(yōu)越勤奮刻苦英俊瀟灑的朋友永澤,又是一個肆意玩弄女人夜夜出門尋歡從不付出真心的人。渡邊最好的朋友木月,在十七歲時毫無征兆的自殺了;木月的青梅竹馬,也是渡邊愛的那個女孩——直子,在精神療養(yǎng)院居住了幾年以后也面帶微笑地懸頸自盡了;永澤唯一的正式的女朋友,永遠端莊美麗、完美無瑕的女子,在畢業(yè)兩年后割腕自盡。誠然生活是艱難的,要融入社會且保持初心是不易的,誠然活著的背后有許多的困難委屈不足為外人道,但難道就能這樣草率的對待自己的生命嗎?生命不止屬于自己,還屬于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死去的人就一直死去了,而活著的人還要一直活下去”。
? ? ? ?文首令我震撼的那句話在一次不經(jīng)意的談話間出現(xiàn)了,有點遺憾又理所應當:“哪有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 ? ? ? 此外,對于文中女性的地位和生存狀態(tài)也是令人有些感傷。女人,從靈魂到肉體,都被男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即使主角最喜歡的直子也難以免俗,當男人變心時,她的存在便成了多余。如此看來,劇中活的最自在精彩的人物倒成了那個即使生活不易也仍然堅強樂觀勇敢的人物——綠子。她的父母先后得腦癌去世,期間她邊上學邊看護父母邊照顧小店生意忙的不亦樂乎,但她仍然笑容滿面從未抱怨,直白開朗,勇敢追求自己喜歡的渡邊,并終于讓渡邊感到再也無法離開她。
? ? ? ? 關于她的直白,文中不乏有令人捧腹的片段:
“噯,渡邊君,可曉得我現(xiàn)在想干什么?”
“這——想象不出。”
“想躺在一張大大的、軟綿綿的床上,首先。”綠子說,“喝得大醉,而且醉得舒舒服服,即使周圍有臭驢糞也毫無關系。身旁有你躺著,你一點一點脫我的衣服,輕手輕腳地,就像母親給嬰兒脫衣服一樣小心翼翼。”
“唔。”
“脫到中間我還覺得怪舒服的,迷迷糊糊地不動。但我突然清醒過來,叫道,‘不行,渡邊君!’我說,‘我是喜歡你,可我另有相好的人,萬萬使不得,這方面我還相當保守。快別那樣,求求你。’可你偏偏不聽。”
“聽的呀,我。”
“知道。這是幻想場面,讓我繼續(xù)下去。”綠子說,“接著,你把那家伙亮出來,那個氣勢洶洶的家伙。我馬上閉起眼睛,但還是瞥了一眼,并且說:‘不行,真的不行,那么大那么硬,怎么也進不去的。’” ?
“不怎么大的呀,一般。” ?
“行了,你。幻想嘛!那一來,你顯得十分沮喪。我看你太可憐了,只好慰勞一下說,‘好好,瞧你那饞樣兒。’” “這就是你現(xiàn)在想做的?”
“是啊。”
“得,得。”我說。
? ? ? ?其中渡邊的“聽的呀,我”,真的好萌。
? ? ? ?最后想說的是關于永澤這個人物。他是一個家境富裕聰明英俊的人,和渡邊是同學,而對于永澤這種不屑于和人交朋友的人,之所以和渡邊成了朋友是因為“我和渡邊的相近之處,就在于不希望別人理解自己”。一方面,他尋花問柳戲弄人心,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在外人面前品學兼優(yōu),積極上進的人,在考上了全國精英競爭的外務省考試后又開始自學西班牙語,在此前他已自學完成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也基本可以,對于這樣的人,他和渡邊的一段話可謂振聾發(fā)聵:
“你對人生沒有產(chǎn)生過恐怖感?”我問。
“我說,我并不那么傻。”永澤說,“固然,有時也對人生懷有恐怖感,這也是理所當然!只是,我并不將它作為前提條件來加以承認。我要百分之百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不達到極限絕不罷休。想拿的就拿,不想拿的就不拿,就這樣生存下去。不行的話,到不行的時候再行考慮。反過來想,不公平的社會同時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社會。”
“這話像是有些我行我素的味道吧。”我說。
“不過,我并不是仰臉望天靜等蘋果掉進嘴里,我在盡我的一切努力,在付出比你大十倍的努力。”
“那怕是的。”我承認。
“所以,有時我環(huán)顧世人就氣不打一處來--這些家伙為什么不知道努力呢?不努力何必還牢騷滿腹呢?”
我驚訝地看著永澤的臉:“在我的印象中,世上的人也都在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地忙個沒完,莫不是我看錯了?”
“那不是努力,只是勞動。”永澤斷然說道,“我所說的努力與這截然不同。所謂努力,指的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
“舉例說,就是在職業(yè)確定之后其他人無不只顧慶幸的時間里開始學習西班牙語--是這樣的吧?”
“正是這樣。我要在春天到來之前完全掌握西班牙語。英語、德語和法語早已會了,意大利語也基本可以。如果不努力,這些能得到嗎?”
? ? ? ? 最后,想要分享一句從中得到的我的座右銘,它來自一段對話:
“給你個忠告可以么?”
“請。”
“不要同情自己!”他說,“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當。”
? ? ? 永澤簡直是承擔起了這部小說里對于勵志的全部要求,而且觀點如此一針見血讓人豁然開朗。
? ? ? ?好書就是那種“越是讀的次數(shù)多,越是覺得有趣的部分層出不窮”,《挪威的森林》就是這種好書,在下一次讀時一定能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