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老李,今年35歲。因為工作踏實為人誠懇,被領導和同事尊稱為“老李,稱贊他辦事老成,讓人放心。新年前,公司新委任了一批部門領導,以期激發斗志,新年大干一場,就這樣技術部總經理的位子交到了老李的手上。恭喜聲中,老李卻有點犯難。
為什么?老李在專業方面是一把好手,平時沉默寡言的他在關鍵時刻能挑擔子,有一次對圖紙質量的疑問就節省了項目造價200萬。但老李有個特點,就是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喜歡也不愿意把”猴子”甩到別人的身上,也就是工作上不善于“授權”。
這次升為總經理了,難道還事事親力親為?老李犯愁了......
看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在這個由大部分外向者主導的職場中,像老李一樣”內秀“的人可以得到晉升,在更大的舞臺上進行展示,其實應該感謝公司的慧眼獨具以及機遇的垂青。內向的伙伴往往含蓄內斂,注重思考的深度,喜歡獨處,比較慢熱,在工作中可以較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而與團隊協作就需要激發和充電了。他們往往遠離于領導的視野,隱藏在社交的聚光燈外,所以他們升職的幾率就很小。那么,當機會來臨了,老李們應該如何把握呢?
在美國著名職場人力資源開發專家珍妮弗·康維勒(Jennifer Kahnweiler)所著的《內向者溝通圣經》中,描述了內向型領導者在工作中會遇到的四類主要挑戰:1、壓力引發的超負荷工作;2、你眼里的自己遠遜于別人眼中的你;3、不懂經營”關系“,職業發展受阻;4、成為職場隱形人。戰勝這些挑戰,是內向型領導成為優秀領導的基礎。當然,內向和外向的區分和好壞都是相對具體情境而言的,這里說的挑戰及應對更多的是從”取長補短“的角度談的,認識性格的優缺點,成為更好的自己。
回到老李這邊,對于他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如何更好的委派任務,將正確的人選和合適的任務相匹配,了解下屬的能力水平,并且指導他們完成任務。其實最大的障礙源自內心,一些微妙的顧慮阻礙了自己轉交控制權,這種顧慮會阻礙自己勝任領導者的職位。所以第一步就是坦誠面對自己,分辨出這些阻礙你授權或委派工作的原因。在《內向者溝通圣經》中,作者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我和老李在咖啡館談了1個小時,他用這個方法寫下了自己的顧慮,看清了面對自己的方法,詳下表。
今天中午和老李打個電話,他說上午給部門的兄弟們發了開門紅包,下午準備和幾個同事做個面談。老李已經行動起來了,雖然只是第一步!
我想說內向者也一樣可以成為非常成功的領導者,這里的領導者不是單單指職位上的領導,而是當你意識到需要通過與人協作才能取得成就的時候;當你不滿足現狀,想要優化流程帶來不同的時候;當你想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就是一位領導者。
今天是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祝各位職場人士事業順利,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