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俠顛覆式說紅樓夢》第224期
?很多《紅樓夢》的讀者,都覺得甄士隱很可憐。
因為一場大火,甄家被燒成了一片瓦礫場。
無奈之下,甄士隱只得帶著家人到田莊上去安身。
沒想到偏逢近年水旱不收,鼠盜蜂起,搶田奪地,鼠竊狗偷,導致甄士隱在田莊上難以住得安寧。
從這來看,甄士隱確實很可憐,但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在我看來,甄士隱其實也很可恨。
為什么說他很可恨呢?
1、沒承擔起作為一家之主的責任
甄士隱作為甄家的一家之主,在面臨田莊之困時,理應承擔起責任來,用心去規劃未來的生活,好讓家人都過得好一點。
但是,他并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而是在匆忙把田莊折變后,就帶著妻子和2個丫鬟投奔岳丈封肅去了。
如果甄士隱是個有擔當的人,他不會輕易走到這一步,而是會帶著家人另擇一地,開始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雖然可能會過得困苦一些,但好歹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用不著看別人的臉色。
然而,甄士隱卻輕易地做出了去投奔岳丈的選擇。
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就變得身不由己,要看岳丈的臉色。
從古至今,沒有幾個岳丈是希望女婿投奔自己的。
畢竟這一來說明女婿混得不怎么樣;二來周圍的人肯定會對此冷嘲熱諷。
更何況甄士隱還是非常狼狽地前來投奔,所以封肅會心中不樂也就不難理解了。
投奔岳丈后,甄士隱依然沒有承擔起作為甄家一家之主的責任。
他沒有認真去挑房子,買田地,而是把這些對甄家來說、數一數二重要的事情全假手于人。
為此,甄士隱把自己所剩不多的銀子,全交給了岳丈,委托對方去幫忙添辦房屋和田地。
沒想到封肅中飽私囊,卻只給甄士隱添了一些薄田朽屋。
而買到了田地之后,甄士隱依然沒有承擔起作為甄家一家之主的責任。
他沒能干好農活,導致收成不佳,家里越來越窮。
封肅眼見在甄士隱身上已經沒有什么賺頭,便翻臉不認人、開始給他臉色看了。
每次見面,封肅便說些現成話,并且在人前人后抱怨甄士隱不會過日子、說他只一味好吃懶做等。
這時候,甄士隱才知道自己所托非人,然而卻只能看岳丈的臉色做人了。
由此可見,作為一家之主的甄士隱,卻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導致家里越來越落魄,而自己只能看岳丈的顏色做人,著實可恨。
2、拋下妻子不管
都說“糟糠之妻不可棄”,然而甄士隱卻拋棄了自己的“糟糠之妻”封氏。
正如《紅樓夢》第1回寫道:“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由此可見她是多么優秀的一個女子。
尤其在甄家家道中落后,封氏依然對甄士隱不離不棄。
為了維持生計,她和2個丫鬟日夜做針線活,以此來減輕甄士隱的負擔。
然而,有這么一個愿意和自己共患難的賢妻在身邊,甄士隱卻不懂得珍惜。
他最終選擇拋下封氏不管,自己跟著瘋道人飄飄而去,這樣的人難道不可恨嗎?
綜上所述,甄士隱的悲慘遭遇,固然會讓人覺得他很可憐。
但是,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甄士隱沒肩負起作為一家之主應要承擔的責任,并選擇了拋棄妻子,這無疑是非常可恨的。
在我看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寫甄士隱的意義在于,以他來警示世人“做人不能太甄士隱”:
你不能像甄士隱那樣,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而要領悟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你不能像甄士隱那樣,在家族遭逢困難時,退縮在后面,等著別人來幫助你解決問題,而要領悟到“家族興亡,我有責任”,并因此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站到前面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你不能像甄士隱那樣,拋棄糟糠之妻而去。“人生最大的幸運,某過于身邊有一個能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如果你身邊剛好有這樣的人,請好好珍惜,而不是離她而去。
所以說,做人不能太甄士隱,而要做一個“真的勇士,勇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辦法總比困難多”,當你領悟到這一點,勇于直面慘淡的人生,你總能想到辦法去克服眼前的困難!
對于甄士隱的遭遇,你覺得他可憐還是可恨呢?原因是什么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