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薦 | 又黃又暴力居然還過審?這部抗日文藝片有點“厲害”

最近接連看了兩部“抗日”片,一部是美國的商業片,一部是中國的文藝片。

商業片是著名導演加好萊塢影帝。文藝片是新銳導演加中國影帝影后。

商業片一出來各大平臺的評分高上了天,剛在北美上映,就進了影史前十(IMBD8.8分,排13名的阿甘正傳才8.3分)。藝術片豆瓣分也挺能看(7.5分,同期的《長城》才5.3)。

一句話概括核心:“抗日”。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核心一致,但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我之前談過商業片—《血戰鋼鋸嶺》[上帝似乎贏了,但他一定沒有笑],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部《羅曼蒂克消亡史》。(以下含大量劇透,沒看過的又想看的請收藏下回來看。)

1 其實我沒怎么看懂

剛開始就承認自己沒怎么看懂,自然是露怯的事情。

幸好導演一開始就沒指望我們看懂。

人家自己就在片子里說:“文藝片,是拍給下個世紀的人看的。


電影我沒看懂
導演也沒打算讓我們看懂
藝術片本來就看不懂

電影從頭到尾看完,略理一下邏輯思路,看懂故事情節應該是沒問題的。(本來想梳理下情節的,后來刪了,太啰嗦。)

難就難在,導演是真的想拍“文藝片”的。片中,多線交叉并進,正敘倒敘并存,鏡頭語言美而晦澀,對演員經常大特寫讓演員炫技。

不過,最好的詩是讀不懂的詩,最好的畫也是看不懂的畫,最好的文藝電影,當然是看不懂的文藝電影。

因為,對于藝術而言,看不懂,不等于沒有可看性。恰恰相反,好的“看不懂”,就是值得我們再三回味與觀賞。

所以,我要跟大家聊聊,我看懂了些什么。

2 電影真的很美

作為一部藝術片,首先是應該是美的。

要當一部“看不懂”卻“好看”的電影,美更是必然的。

作為一部黑幫暴力藝術片,片中必然會有暴力,會有性,會有死亡。

不得不說,這三者都處理出了別樣的美感。

暴力鏡頭很有點昆汀的暴力美學的味道。黑幫的槍戰讓人喉頭發緊,并不覺得惡心,只是壓抑。全靠影片本身渲染帶來的壓抑。

黑幫槍戰
杜江借幫派兄弟的身體逃過一死

的鏡頭并不少,直接的描寫都發生在小六身上。但是并沒有被審查剪掉,為什么?因為雖然有性描寫,卻并沒有任何“欲”,壓抑是主旋律。

小六與某個男人(鐘漢良)充滿性暗示意味的交誼舞,小六與明星趙先生的茍合,小六與渡部的交媾……沒有任何情欲的色彩。構圖是美的,人也是美的,就是沒有情欲,只有心不在焉的挑逗和麻木的媾和。

即使是渡部舉槍殺死了小六的情夫和司機,在車上奸污小六的一節,也讓人絲毫感受不到色情。只有在昏黃的打光下,暗地流動的血液。小六面無表情,眼神里是隱忍和痛苦。

充滿暗示的畫面

片中的死亡是安靜的。人死了,就靜下來了的安靜。

王媽被子彈擊中。她作為陸先生的大管家,死前最后一刻做的,是艱難的取下手上的鑰匙串,然后坐在八仙椅上,從容離世。她當然也痛苦,但是那一種精致的上海人的腔調并不容許她掙扎。

王媽

從一開頭鬧事的革命黨的死,到后來不斷的槍擊,刀捅,各種死亡都有個很安靜的結局。我們沒有聽到任何影視劇里的人死前的“啊”或者其他。

死得,很安靜。

讓我想到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片中人物對死亡的從容和安靜,應該是導演對死亡的態度“人終有一死。死亡來了,就接受。掙扎毫無意義。”

小六在宴會時曾經說過一句:“我也不曉得我最后死沒死,也有可能,歷經萬千磨難,最后活下來了。”

3 人物精彩之極

這部劇里面,每個人物都精彩之極。不管是主角,還是一閃而過的龍套。

我們先只談男女主角。

陸先生,隱喻上海灘大佬杜月笙。

淡定,老派的上海老紳士作風,讓人想起《教父》。

我只想用兩個字來形容他:“從容”。

殺人 和救人,都面無波瀾。

面對氣勢強大 的日軍,他只說:“喝茶。”

他身邊有一個女人,老五。這個女人愿意為了他的復仇計劃去死。

他心里住著一個女人,小六。這個女人是一只抓不住的青鳥。他愿意送她遠走高飛,她卻成了被人的禁臠。

十里洋場,他一手遮天,卻敵不過日本人的明搶暗箭,只有遠走他鄉。

千里之遙,他見微知著,一張照片他推斷出是敵是友,最終報仇成功。

最后他一直拖到49年5月,才徹底離開上海。這中間的幾年,他無悲無喜,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最終只是像個普通人那樣,配合的張開雙手,給故事一個體面的結局。

陸先生

小六是一直獨立于故事主線之外的女人。也是當之無愧的女主角。

她和陸先生的滅門慘案無關,和渡部的間諜計劃無關,更和整個上海灘的保衛與淪陷無關。

所以她才是女主角啊。

她身上,是所有那個大時代下,身不由己的普通人的縮影。

小六(章子怡)

她美貌,妖艷,黑幫大佬 可以為了她離婚,也能為了她忍下綠帽之辱。

她想拍電影就能當女主角;出軌了想活命,陸先生都為她求情。她似乎什么都能擁有,只除了、自由。

她無數次的跟陸先生乞求:“你讓他放了我吧。”最后他真的放了她,卻是她失去一切自我的開始。

最觸動我的,是章子怡的演技。

讓我發出,“這演技太好啦”的感慨,是章子怡在片中說臺詞的幾個鏡頭。

她眼神望著前方,仿佛在和人對話,臺詞流暢的說出,堅定中帶著期待。一瞬間讓我感覺看到了上個世紀初的老電影——她確實在片中演老電影啊!

甚至還有一點嘴角的下撇,來表現一個非專業演員初次演戲的緊張。

在這樣大腕云集的片里,她的演技也是一流。因為她演出了“我在演演戲”的感覺。

還有小六被囚禁起來那幾年。從一開始的竭力隱忍渡部的觸碰,到后面對性事和殺戮的完全麻木,到被渡部扼住的脖子被松開時的茫然,她沒有任何夸張的表情,沒有一句臺詞。她似乎不推動劇情的發展,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旁觀者。

直到最后一幕,她第二次舉起了槍,為陸先生,為自己復仇。她舉槍的手,堅定有力,毫無顫抖。

最后的復仇

4 應當一看再看

這部電影值得再看一次。

不論是不是要去找來小說版《羅曼蒂克消亡史》認真研究一遍,我都認為這部電影值得再看一次。

第一次看的時候,難免覺得沒有頭緒,會急于理清線索而忽視一些片中的細節。有好些細節我都是回來對著劇照才幡然醒悟的。

比如陸先生到香港后,他拿著報紙,看到二哥和被打殘的日本文官成立銀行的新聞,又和吳小姐聊起了上海人對上海菜的懷念。他幡然醒悟,自己的妹夫、日本文官和二哥聯手演了一出戲,不僅是為了讓自己離開上海,更是為了讓日本文官奪權,二哥上位的一箭三雕之計。

而這么復雜的串聯,導演和男主只用了一個動作,一張報紙,兩句臺詞來完成。實在值得反復回味。

因此,坐言起行。能堅持看到這里的你,不如和我一起再次走進電影院,重新閱讀這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部電影看完了,很多場景讓你久久難以忘懷,也許這就是它的成功之處。 電影本身不難理解,關鍵要理解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
    Jing許晶閱讀 3,110評論 0 3
  • 距離四六級還有 65 天 00 時 10 分 10 秒 不知不覺間,離四六級考試已經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單詞還沒開...
    37度的妳閱讀 296評論 3 0
  • Stream 是一個抽象接口,Node 中有很多對象實現了這個接口。例如,對http 服務器發起請求的reques...
    郝特么冷閱讀 337評論 0 0
  • 記得那一年的那一天 他說他來到了她身邊 她放下電話急跑出去 卻沒尋到他半點身影 他們都始料未及 從那一刻起 彼此會...
    老妖不怪閱讀 244評論 0 1
  • 文藝復興時代:人類開始接受和承認不需要從上帝那里得到愛,而是從同類之間得到愛!這句話轟炸式的砸開了水星的場,從一場...
    團的花園閱讀 45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