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哪位詩人寫詩依靠的是自身天才的話,那一定是非李白莫屬,李白寫詩從不按理出牌,沒有套路和章法,卻總能以神奇瑰麗的想象力寫出常人難以企及的精彩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些詩句有沒有讓你覺得腦洞大開?
李白詩歌現存900余首,從自然風物到情感寫意,內容包羅萬象、涉獵甚廣,他的詩句具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直抒胸臆、暢快淋漓,同時李白那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又令他的詩句總能給人以出人意料的驚喜。“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樣的瀟灑氣度和快意人生,讓人不由得為他喝彩:“痛快!真痛快!”
李白詩歌中“梅蘭竹菊”四君子均有出現過,他的號為“青蓮居士”,寫蓮的詩歌也有不少,但寫得最多的花還是桃花,或許這與他喜歡陶淵明的詩歌有關。李白一生熱衷尋仙問道,向往隱士的田園生活,自然對田園派詩歌創始人陶淵明推崇有加,他的詩歌中言及陶淵明的就達二十二首。除了表達對陶淵明的景仰,對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般的隱士生活也是十分向往,最典型的一首桃花詩就是《山中問答》: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是一首詩意淡遠的七言絕句,在碧山之間桃花隨著溪水漂流而去,這一紅一綠的色彩就鮮艷明快,只有內心澄澈的人,才能感受到“碧山”之中這種不汲汲于榮、不戚戚于逝,充滿著天然、寧靜的美。
除《山中問答》外,李白描寫桃花的詩句還有“秦人雞犬桃花里”、“岸夾桃花錦浪生”、“石門流水遍桃花”、“桃花帶雨濃”、“直驅雞犬入桃花”等,一共有二十余首,足見其對桃花的喜愛、以及對桃花所代表的隱士生活的神往。
李白不但是詩人,也是劍膽琴心的俠客,他的劍術十分高明。“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據說其劍術僅位于高手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0多次,比如“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等,一個豪情壯志的俠士躍然紙上。他的《俠客行》把這種豪邁之情發揮到淋漓盡致:“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他這種快意人生的豪情也感染了后世不少詩人和作家,我想金庸老先生《俠客行》的靈感一定來源于李白。
作為一個豪情俠客和浪漫詩人,李白的詩歌中自然少不了酒,他描寫酒的詩歌應該是最多的,被稱作“酒仙”絕非浪得虛名,最著名的飲酒詩就是《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一首詩中“酒”、“飲”、“醉”等字眼用的酣暢淋漓。
李白一生還喜歡描寫月亮,他把月亮與美酒聯系起來的詩句也非常之多:“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月亮是皎潔而高遠的,月亮也是寂寞的。天才的李白、天才的詩人,他的寂寞只有月亮與美酒才能懂得。
李白的心里一直住著一個孩子,所以他的內心才會如此澄澈坦蕩,所以他寫詩才不屑于琢字磨句,他說“雕蟲喪天真”,他帶著天真而來、帶著天真而去。他的桃花、古劍和酒,就是他一個人逍遙自在的風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