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玩沙包,在歌聲里傳遞,我們唱著副歌,變換著傳遞的方式。歌聲停下,老師問我們,發生了什么?沙包回到了哪里?左手還是右手?
我們在做什么?我們在學習計數,在沙包的運動中觀察奇數和偶數的運動。華德福教育里,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基礎數學。
沙包的運動,有一種內在的力量,顯化著數字的涵義。我們每個人身在其中,體驗著1,2,3,奇偶的規律如何在流動里被形塑。
當數字可以被呈現,人參與在這個呈現之中,仿佛抽象被藝術的表達出來,而這個表達又與活生生的人的體驗結合在一起。數字活了。
我的先生是一個數學高手,有著強大的邏輯頭腦和超級記憶力,他在表達數學的學習時,和孩子說,計算沒有什么好想的,就是多做練習把答案記下來。
我的頭腦則記錄不了那些答案的堆砌,我更喜歡體驗有生命的東西,僅僅只是記下那些數字,我覺得毫無意義。
于是,我和孩子在一起時,哪怕周圍的孩子們都已經熟練掌握了加減,心算,脫口而出計算結果,我仍然鼓勵他扳手指數數字。那個數數的過程,讓數字和手指有趣的結合,就像投入一段旅程,結果僅僅是用來表達去往的終點。
我曾經為孩子報名參加數學的課外學習,剛剛升入大班只有5歲多的孩子被教授做題的方法和技巧,所有的學習只在課本和頭腦里完成。我旁觀了學習的過程,被學校強大的題庫整理和老師的教授所驚訝。然而在這樣的體驗里我卻感受不到數學的優美,整個過程人仿佛就是計算和解題的機器,更感受不到數學與生命體發生的鏈接。
我在和老師交流的時候詢問,這些學習的內容孩子們都能理解嗎?不會忘記嗎?老師也坦誠的說,孩子跟不上是有的,過段時間忘記也是正常的。但是為了升學,這些是必要的。
好吧,我要接受現實。可是沒有人感受到這個過程的煎熬嗎?
這個真實的世界里,努力學習是為了達到普世價值觀里的某種標準。為了這個標準,學習的過程被忽略了,只有那個終點是被追隨的,獲得到的知識與人活生生的內在是脫離的,兩者在被動和毫無情感的狀態下機械相處著。去往未來的路是這樣的嗎?我思考了幾天,停下了這樣的學習。
教育者可敬。有生命的教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