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時間/ 2017年4月21日
三毛在她的詩歌《說給自己聽》里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臺灣作家郭楓在其散文《空山鳥語》中說:“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
曾經,我想,如果有來生,不如,就做一棵小草吧,春風吹又生,千磨萬擊更堅勁,只管,破土而生,見縫就長,迎光飛翔,面風滋長,不卑不亢,不悲不喜,不屈不撓!多好……
今晚,當我再一次翻出出去玩時,采集回來的圖片,我想,要不,就變作一朵花吧,哪怕是某朵無名氏之花,在山野里,當一朵花,也是幸福的呢!
關于鄉村,關于山野,我想,終其一生,無論人事物,能夠生于斯、長于斯、葬于斯,是最美、最幸福不過的!鄉村的一切風貌,自然是在山野中,最能釋放其本心和天性!
就像眼前那滿地的綠葉、滿地的金色小黃花吧!它們,長于零零落落的亂石塊兒中,長于高低起伏、坑坑洼洼的泥土之中,長于山野無人問津、無人欣賞之處。只是,它們的成長之路,絕非慘不忍睹、自怨自艾,實則,它們,很幸福,因為,它們,長于山野最深處,長于日光最暖處,長于泥土最芬芳之處,長于風雨最純凈之處。此時,恰是最好的時節,春光燦爛,陽光正好,暖風徐徐,小黃花們便婀娜多姿地扭動著腰身,帶動著綠葉們,一起搖曳生姿、活潑生態、動態生情,惹人流連駐足,久久不愿回神兒!
在它們身上,絕不會是蔫蔫的,絕不會是無精打采的,絕不會是讓人覺得是束縛的、壓抑的、憋屈的。它們,任心而生,隨性而長,接受著大自然風雨陽光的饋贈,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來自本心和天性的美!
在路邊,拾撿到一朵柚子花,喜歡柚子,卻不曾如此近距離地靠近柚子花,畢竟,它不掉落,任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一朵花的綻放,扼殺一朵花的成長,摧殘一朵花想要結果的真心與祈盼。
把它放在手掌里,尾端已經有枯萎的征兆,估計,它掉到地上,不是一時半會兒了。只是,那還未來得及綻放的花骨朵,每一個花瓣依然緊緊地相依相偎,包裹住花蕊,摸起來,花骨朵依然是滋潤的、飽滿的。似乎,它是想以此來減少能量的消耗和流失,并積攢夠最后的能量和力量,延長自己不小心跌落枝頭的不斷流逝的生命,并尋求開花結果的機會!
看著它蓄勢待發的樣子,哪怕是即將香消玉殞,也不枉此生了吧!
與這樣的一朵花,不期而遇,難道,不會被它感染么?難道不會因為它不屈服于困局,不折服于命運,努力綻放到最后一刻而震撼么?
其實,做一朵花,在山野中,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