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第一周已經結束,現在回頭看看,和孩子們走過的每一天都很充實,各科課程相繼已結束,接下來進入全面的復習中,還希望家人們每天關注班級群,了解每天的復習動態,共同幫助孩子,進入期末沖刺,讓每個孩子都不掉隊。
周日下午教研時,三年級組的四位老師在一起指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為了幫助每一個孩子不掉隊,班級座位也有所調整,形成“一對一”讓孩子學會互幫互助。語文就像一片海洋一樣,知識面很廣,所以孩子恁除了課本的基礎知識要扎牢固以外,還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增強孩子的理解力和閱讀力。
周三寫作,只是給孩子們規定了寫作的內容,讓孩子們自擬題目,誰知一節課時間洋洋灑灑寫了兩三頁,足足有500字,周四上午三年級組四位老師一起批改,反饋:15——20分:10人,21——25分:9人,26——30分:11人。
和孩子們在一起時間久了,就發現現在的孩子內心很脆弱,經不起挫折,更受不了委屈。前段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看了部電影《1942》:活下去是柔軟而剛強的,死了就什么都沒了。在苦難中,生更容易更有價值,還是死更容易更有價值,有時還真難以輕易判斷誰更值得尊敬。
盡管影片離孩子們現在的生活很遠,但它存在過,至少讓孩子們看到曾經連溫飽問題都都不能解決的時候,人們有多痛苦……
所以,我想說的是,能吃苦的孩子,未來的路更寬。吃苦,表面上磨練的是孩子的承受能力,其實更多的是在鍛煉孩子對未來機遇的把握。讓孩子吃一點苦,就是鼓勵孩子主動走出安逸的怪圈,接受挑戰。
三下閱讀、暮省總結:
閱讀能力決定孩子以后小學的學習能力,甚至影響孩子中學、大學的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和好的閱讀習慣有關: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閱讀能力也與閱讀量的累積有關。據統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5-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期發展的最黃金時期。
本學期三下共讀四本書:
《愛麗絲夢游仙境》基本上是孩子們自由讀完的,天馬行空的想象,進入另一個奇妙的世界。
《一百條裙子》利用一周中午的時間地毯式的讀完的,選讀這本書就是因為班級里出現了嘲笑,攀比的現象時開始讀的。也許我不幸去旺達……也許我幸運如馬蒂埃……
《親愛的漢修先生》基本上也是在學校自由閱讀的,讀這本書重點放在了引導孩子們以書信的合適寫文章。
《夏洛的網》是進入6月份開始共讀,也是四上我們要排練的童話劇,由于書有限,所以放在學校利用中午時間共讀,正在共讀中……
本學期每天保證中午半個小時的自由閱讀時
間,為了督促孩子的閱讀,每天檢查孩子們的閱讀記錄,到目前為止班級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已養成了自主閱讀的習慣,無論什么時間都能看到這些孩子在安靜的閱讀。對于三分之二還沒有達到自由閱讀能力的學生,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到后來發現這種方法對孩子來有些反感,所以,慢慢就與家人溝通,首先得讓家人們重視起來,在家督促孩子,會更好!總之,要讓孩子愛上閱讀,自己首先要是一個愛閱讀的老師、家長。
暮省,寫作,到目前為止暮省的篇數近60多篇,一開始每周課內兩篇,周末兩篇,這樣訓練了將近兩個月以后,發現孩子們的量已經夠,而且作文基本上控制在一節課完成的,但是作文內容需要進一步提高,怎么辦?規定內容,自由寫作,為了激發孩子的寫作興趣,鼓勵孩子們做美篇,保證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做美篇。通過這樣的激勵,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興趣。上周第一次練習考場作文,孩子們洋洋灑灑寫了滿滿2頁,有意義的生活,有感覺的文字。
悄悄告訴您:下周五上午,小橋音樂會——器樂專場,等您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