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十五
這三位老師,分別是李海峰老師、秋葉大叔和剽悍一只貓。
一、
早上刷朋友圈時,看到一張圖,是海峰老師2017年發紅包的數額,高達近79萬元。
李海峰老師給我生命帶來的震撼,是他做人做事的格局。
2017年初寫計劃,百條愿望之一是參加他的DISC課程培訓。這個心愿從年初一直拖到了九月,直到看到V先生是同期學員時,便想著不要再錯過,就連忙報名了。當成為F51期上海班的學員,聽完課程后,我知道,沒有白來。
大部分人上完課,印象深刻的可能是“他傾情的課堂,濕透的領帶襯衫,課程重點清晰突出,案例真實生動,活動深刻有趣,海峰老師用專業的技能和敬業的態度震撼了我們。”
而真正讓我感受到生命能量震撼的是一段課余時間說出的話。
他在F51常規課程結束后,看到大家都不忍離開,于是他又掏心窩子說了一些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哪怕每一期有幾十上百號人,我都是親自把每個人“抱”進群內,這些本可以讓助理做的事情,給你們每一個人的書上簽名寫祝福的話,那句“感謝生命中遇見你”我是投入愛去寫完的,在寫這些話的時候,我是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我的;
我堅持每天早上給太太削檸檬、每周陪太太買一次菜、每個月陪孩子上一次課.
在DISC社群中,我每次看到紅包都搶,為什么呢,是因為大家在搶的時候,會發現我的身影,感概“噢,原來你也在這里”,發紅包是我的一種恢復元氣的方式...
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是《點燈的人》,有一次在機場滯留四個小時、依舊單曲循環的曲目,這首歌的歌詞寫得很動人:點燈的人\黑暗中的一個人\誰來、最想照亮更多人的路 \回頭看一片燈海..我想成為那個點燈的人,有一天驀然回首,回頭看可以是一片燈海。
我們為什么要給大家準備那么多的書、禮物,甚至將很多整個課程的PPT做成U盤給到大家?很多人說會“傻,一定有人占便宜多拿走現場的禮品燈”——的確,社群這么大,一定會有占便宜的,付出很多看似沒有收獲,但世間一切,都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之中”
——“當使命找到你,你將一往無前。”
說著說著,我能看到他眼圈有一些泛紅,我也是。
那一刻,我的內心像被什么東西擊中,心中泛起漣漪圈圈。
從來沒有見過一位老師,能如此真誠、坦率。海峰老師是我在現實生活中所見到找到使命感,用真誠的心去持續感染和激勵他人,并貫徹堅持到底的大師級人物。
二、
秋葉大叔無論在什么地方,都不吝嗇給身邊的人賦予能量,而且是行走的答疑者,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十幾年如一日高強度地工作。
今年五月,受到永澄老師和貓叔的邀請,我加入了IP訓練營三期。
九月BM上海大咖秀,晚上有聚餐安排,大叔那一桌子人幾乎都坐滿了,唯獨秋葉大叔身旁空著,他主動邀請坐在他身旁的位置上。
一個21歲連酒杯都不會舉的女生,左邊坐著北大縱橫合伙人的朱寧老師,右邊坐著秋葉大叔,當時可以說是誠惶誠恐了。飯桌上,秋葉大叔在為同桌子上的伙伴答疑,而且他會結合你所在行業,提供建議;
同天晚上,貓叔組局ktv,上海的很多知識IP大咖都來了,這座繁華的城市的一家豪華ktv包間內,一曲曲懷舊金曲中借歌酣暢淋漓地歌唱著,有不少人喝醉了,還有人哭了。
人聲嘈雜和觥籌交錯間,秋葉大叔問起我“龍女,我想問你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他單刀直入地問,“你家里有沒有背景?”
我斬釘截鐵:“沒有,父母都是平凡的工薪階層”
他搖搖頭,“那你有什么特殊的成長環境?據我的觀察,一般人的成長背景不可能培養出這樣的人”
第二個問題,“你相信命運嗎?”
我連忙點點頭,回“我信啊”
“可我不相信命運,什么算命的手相面相什么,從來沒有相信過”
...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尬聊】?
我們都沉默了片刻。
接著,他說:“龍女,我看不懂你,但我愿意幫助你。以后你需要什么資源,和我說,能幫到的,我都會幫。”
受寵若驚。
而且秋葉大叔并不只是說說而已,他會把很多人的愿望裝在心上,待適當的時機,拉一把。
后來奔赴北京去聽他的私房課課程,可能是前一天凌晨的飛機到到北京太疲乏了,第二天早上驚醒,發現幾個鬧鐘沒叫醒,而且已經到了接近中午時間了——
秋葉大叔的私房課,他會給每位學員手寫一張獨一無二的明信片,我有觀察到,每個人收到明信片臉上神情,仿佛無一不在說:“大叔,你懂我。”
私房課課程結束后,次日凌晨打著車奔赴機場,路上我發了朋友圈,他在底下回復:“龍女不是一般地勤奮,不是一般的靈魂。”
如果有人問起,現實生活中,有什么人過著你最想過的生活?我的答案是,秋葉大叔。
秋葉大叔的存在,他發揮著特立獨行水瓶座的特性,自嘲“陽米科技戲精十顆星”,在我看來是一份灑脫,他是一個執著的匠人、發著光的人。
三、
剽悍一只貓,同名公眾號80萬讀者,人稱貓叔。
在警校的某一個午后,鬼使神差地在他的文章底下打賞了200元后,他又跑到我的文章底下留言、打賞了回來,我欽佩他的人品,同年同月加入剽悍江湖社群三期。
在社群中,我發揮自己的能量、影響著一批貓友、也結伴成長;
網絡上罕有人見過貓叔,很少出席線下活動,可我的內心始終有一個小期待,期待有生之年能見他一面。
我總覺得上帝能聽得見我的心愿。一次機緣巧合,在深圳,和貓叔有了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同行的小伙伴有朋友圈女王之稱的Mia.
記憶中,他的出場一身黑色考究的衣服,站在大堂門口,大聲喊了一句“過來”,紅樓夢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說得就是如此吧。
餐桌上,他當著另外一個小伙伴mia的面說,“龍女像是那類從動漫中走出來的人物,但除了漂亮,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有什么詞語來形容了”
“那意思是我是花瓶?”我直白了斷地回他,隨即深深地埋下頭,那時的我確實沒有什么讀書的習慣,團隊還沒意識搭建,更沒有什么見識,卻因為有了一些小成績沾沾自喜,但內心卻惶惶不可終日 。
晚餐后我回到工作室,默默看著書桌上的燭光剪剪,陷入思考,寫下了這段話——
為什么多見人、做事? 最大的好處不是自己變得多牛逼,而是減少偏見。那些存留在心中的傲慢與排斥,往往因我們目前所看見的視野,行動起來,才能讓生命擁抱更多的可能性。
人生如戲。
和貓叔匆忙見過一面后,又開始忙得像陀螺;
七月,深圳創業點失敗,不得不撤店,回到廣州的起點,在眼淚中流淌,質疑自己;
八月,和男友分手,陷入失戀萎靡的狀態,不知道未來真正要去的方向,恍恍惚惚中,我決心換一個城市生活和工作;
那么問題來了,我能去哪里呢?
浮現在我腦海中的兩個城市:北京、上海。
打電話請教易仁永澄老師:“傻,你當然得去上海啊”
所以,在廣州這個舒適的城市圈生活了近20年的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找辦公室、租房子。
幸運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這些人正是貓友或知識IP,社群的鏈接讓人發現更多的可能性,能讓彼此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在線下互相認識、了解,產生更多有溫度的鏈接。
2017年8月14日,來上海第一天。
當我拖著大行李箱,束著兩條順耳垂下辮,背著烏龜殼的灰色大包,因為約見下午三點見房東,但早班飛機很早就到了,意味著我有近5個小時,不得不在大街上游蕩。
正當我迷失在南京東路上,貓叔發了簡訊,“歡迎來到上海,如果沒有吃午餐,一塊吃飯”
他點了一大桌子菜,我可能長途跋涉餓壞了,沒啥出息地狼吞虎咽。
受貓叔的影響開始頻繁泡在書店,我逐漸養成密集讀書和思考寫作的習慣。在上海密集交往的幾個朋友,都是因貓叔而結緣:不二、烏素、耶總、V先生等
有次和耶總聊天,他也提到貓叔:“貓是那種,你能和他成為朋友,就已經感覺到人生很幸運的人”
有一次走在去書店路上,我忍不住問貓叔,“你為什么幫我?”
他回答:“在你身上,我看到了高貴的靈魂。加油,寫下去”
這是我長這么大,收到的最真摯和最高的評價了。
人的安全感怎么來的?是別人給的嗎?
我想,是的。
曾經拯救你的,你可以拿來拯救別人。
而你所拯救的,終將拯救你自己。
終有一日,我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閃閃發光的人,感染他人,以真摯、以熱誠。
? 貓叔在重磅分享中,提到了“吃飯力”,即多請客吃飯,在線下吃飯時,無論多少人,他從來都是最終買單的那個。
? 飯桌上我敬他一杯茶,雙手捧著杯子,杯口自覺低了一些,他的杯子也低一些,我再低,他似乎知道我的性格,不再往下降一厘米,直接“硁”地一下將杯底碰到飯桌子上,說“有時候幾個人之間吃飯倘若隔著火鍋啥的,不好敬酒,就直接碰桌子,也可以表示敬意”
直率、豪爽、又兼顧細節。
我的21歲,就是這樣被反反復復地鼓勵、持續提升認識和積極改變,常常認為對自己說“何德何能”?不斷走出舒適圈去看更為寬廣的世界,頻繁和牛人們碰撞思想,因此看到了莫大的差距,因而更加謙遜地往前走。
今早我查看了一下2017年累積發出的紅包數量,也被自己的數據嚇了一跳——
兩個微信號收了一萬左右的紅包,卻在一年時間內發出近十萬的紅包。純付出九萬,小伙伴可能不太能理解為什么我要這么做,在未來的文章中,我會將理念滲透進字里行間。
后續的話:本來日常推送定了下午三點半,但因為文章寫到一半,察覺到自己情緒異常——被2017年以來,被老師前輩們地幫助而感動不已,所以跑下樓喝了杯咖啡平復心情。
任文字靜靜流淌著,我想,生活如此絢爛,得用文字記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