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昨天在自媒體平臺發了一篇回憶校園生活的文章,我成功引起了我碩士同學集體憶青蔥歲月的思潮,果然青春是個永恒的話題啊。有同學把我的名片發到同學群,也有不少同學紛紛轉發文章,當然后臺一堆留言,大部分是久未聯系的碩士同學,也有幾位小妞向我咨詢護膚品的事情。針對一些有代表性問題及開通自媒體平臺之后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我想我還是整理成文比較好,這樣朋友們不需要重復問,我也不需要重復答了。
01 ??我怎么想起玩自媒體了?
其實我不是昨天才開通玩自媒體的,我今年7月份就開始了,源于我從六院的辭職,真的有太多人關心這件事情了,都想問清楚我辭職的來龍去脈,我沒法一個一個回答,所以7月20日我在個自媒體平臺上發表了我的第一篇原創文章《我為什么辭職》,算是給了關心我的人一個答復。我覺得這種方式還是很便捷的,避免的重復提問回答的環節,有問題看文章就可以了,文章里就有答案,反正最初的目的是達到了。之后,也是抱著好玩的態度,我陸陸續續更新了一些文章,都是原創的,加上現在的這篇,一共更新了23篇原創文章,將近半年時間才發了這么點文章,一看就是玩票性質的,大家查看一下就知道了。
02 ? ?為什么想到寫我同學,寫我同學研發的產品?
有美妞在后臺留言:怎么看你的產品?首先申明,產品不是我的,是我同學東北妞的(哈哈,無意間給她取了個綽號),東北妞在沈陽,我在上海,我倆天南地北隔得遠呢。我只是用過她的產品,再加上三年同窗情,見證她一路成長的歷程,有感而發,所以寫了《同學研發了一套美顏護膚品,你該怎么辦?》的文章。再三申明:不是廣告,不是廣告,不是廣告!也沒有任何利益關系在里面。因為文章里面涉及我同學的一些私事,所以寫之前我征求過她的意見,她同意了之后我才寫才發表的,她看了之后給予了高度評價,點評此文客觀、真實的描述了她的成長歷程,她這樣說我就放心了。我是個比較隨性的人,又是個醫生,所以特別討厭任何形式的綁架,思想綁架、道德綁架等等,所以我也不喜歡給別人以這種感覺。
同學的護膚品也好,我的自媒體平臺也好,你們隨意就好,不要覺得是我推薦的是我朋友就要買就要關注,自己喜歡最重要,不強求。做生意也好交朋友也好,數量并不能說明什么,現在不是流行說用戶粘度嘛,那個才是最重要的,至少說明在很多理念方面你們是一致的,這樣的關系才更長久。比起龐大的數量,我更喜歡和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否則彼此都難受。
03 ??怎么開通自媒體平臺?
有同學看我打造自媒體挺好玩的,于是也想開通自己的自媒體平臺,所以私底下問了我好多問題,在玩自媒體這方面,我還真是菜鳥級別的,人家高手都是日更(文章每日更新),有了不少固定的粉絲,關注度比較高。不過既然同學這么信任我,我還是愿意把我對自媒體平臺的一些理解分享給大家。
其實自媒體平臺就是人家公司給大家搭的一個平臺,像個人公眾號、簡書等,都可免費申請,內容歡迎原創,轉載別人的文章最好注明一下出處,經過別人同意。當然更詳細的介紹及運營操作方法,大家可有針對性的搜搜度娘。我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模仿”,看到自己喜歡的自媒體平臺,尤其是那些大咖的,他的寫作手法、排版方式你都可以模仿借鑒,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申明一點啊,我說的只是模仿不是剽竊啊,剽竊是可恥的!菜鳥級別也只能說這么多門道了,如果還想進一步交流討論的話可以給我留言,有時間我會盡力一一回復大家的。
04 ?開通自媒體平臺后生活有些什么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通過自媒體平臺與一些人發生了一些有趣的鏈接。
比如說跟我們交大團隊的一個研究生,我跟他只有一面之緣,平時我們不在一個校區,隔得比較遠,工作場所也不一樣,我一般在醫院和科技公司,他在校園內,但他看了我寫的文章,經常跟我互動,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上次我申請課題寫標書,在人員配置方面需要好幾個年輕有為的研究生,需要詳細的個人信息,什么身份證號碼、郵箱、電話號碼統統要填,我找他幫忙,他很快幫我搞定了,還給我打氣說他們是我強大的后援團,讓我大膽申請,也是蠻感動的。
還有個江蘇的醫生看到我寫的文章,知道我目前在從事醫學3D打印、導板及導航方面的工作,他結合醫院自身的特點,提出了很好的合作方案,在與他多次交流協商的過程中,我對醫工交叉的這個領域有了更深的認識,思路也清晰了很多。真的很感謝這個互聯網時代,讓志同道合的人可以穿越時間、空間的限制聯系在一起。
讓自已開心一點、變得有趣一點,我想是大多人數想做的事情。有空的時候寫寫文字,不求寫得多漂亮,有多少人關注,就當是自己與自己對話,也會讓內心充實輕松不少,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方式。我想在這個多樣化的時代,每個人應該都可以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希望各位都能生活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