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發憤的草莓
你跟別人約會時,是不是幾乎不遲到?
對啊!
然而,跟自己的約會呢?
我想,不能爽自己的約,所以最近在摸索一個玩法,名字叫“和自己約會”。
每天早早爬起來,趕在日出之前,坐在飄窗旁邊自言自語,讓聲音從麥克風中流淌成文字。
這是語音自由書寫,一種“說出來的思考”,讓你每天“看見”自己5000字的思考結晶。
01
一溜煙生活下去,像腳下踩了西瓜皮,唿哨一下不知滑到多遠去。如果想在這個過程中打上“頓號”,有點停頓感、節奏感,唯自我思考不可。
自我思考,人人都知,卻人人常忘。
那是因為,現代人不習慣和自己約會。
你看,生活忙忙碌碌,若是有了寶寶,時間更像縮了水的衣服。每天一起床就跟古軍戰士打仗那樣混亂,匆匆趕去上班,下班后的每時每刻,又在不間斷地響應孩子:孩子餓了,你趕緊喂,孩子困了,你趕緊哄睡,孩子想玩那個,你趕緊陪他玩。
你就像一個計算機程序,不停地啟動反饋機制。寶寶是一個if,你是后面的那個then。姐姐,哪有時間啊?
即便忙碌之后“偷得浮生半日閑”,第一時間也是順手拿出手機,打開社交軟件,找同事朋友傾訴幾句:“好累啊,孩子終于睡著了,萬歲!”
或是,靜靜發呆,看看電影電視劇,讓自己處于一種輕松、舒服、放空的狀態。而不會先想到面朝大地,靜心思憶——畢竟耗費心力。
哪怕最后覺察有時間獨自思考,也未必能持續多少天。
一旦思考,如果不寫下點內容,只在腦子里進行只能是“空轉”,只會內耗和讓頭腦發熱;如果寫下內容吧,只摘要點又看不清細節,不摘要點長篇大論又令你打字費神。所以,往往第一天還動力高漲,后面很快熱情耗盡,停車歇火了。
說來說去,“NO時間,NO習慣,NO熱情”是攔在自我思考的三座大山。“NO熱情”是最大的那一座。如果能搞定它,正可以順勢推倒另外兩座。
02
用語音輸入法說出你的思考,正可以與之抗衡。
也許你會問,用語音輸入法,每天叨叨叨的不過是自己的家長里短、人情瑣事、童年記憶,基本是歷史的事情,過往的經歷,有什么必要呢?喂,你不是說,人要面向未來嗎?
講真,還沒有嘗試之前,這個疑問一直盤旋在我腦海里。直到親自嘗試,那感覺真是太!美!妙!
當你把思考講出來,只需要把關注點放在蹦出來的畫面上,呈現的內容更加厚實。若是需要打字,你既要一邊想著字形怎么打,一邊要想著如何把細節寫得清楚,雙重費力;為了省力,你將不自覺丟掉海量細節!
就像,當母親后,我多了一個習慣:時不時回顧童年是如何過來的,重新思考父母對我采取了什么育兒策略,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說出來的思考,讓我盡可以全情用力地回憶,動動嘴巴,它們就變成文字,露出更多童年事件的細節。終于恍然大悟,影響人生軌跡的,往往是童年早期全盤接收了某位長輩朋友的一句話。從此,在育兒路上千盯萬囑,不可給孩子貼消極標簽。
我定義自己為“身在三線小市,心在一線都城”,愿自己借著互聯網跟著大潮去沖浪。那種日新月異的大家你追我趕的緊迫感,只有語音自由書寫可以緩解,讓自己走自己的路。
在這個過程中,我常常還會跟自己講通道理。說得細節多了,過往的想法統統一股腦倒出來,白紙黑字亮相眼前,我們神速識破詭異和破綻,找到不合理的思考路徑,自我救贖,一身輕松。
嘿嘿,這不就當了自己的咨詢師嗎?去外面找專業人士做咨詢,1小時都好幾百,甚至一兩千塊。用語音轉文字的方式,倒逼自己自由書寫,這么說著說著把自己說明白,就是賺了!
從效果上來看,這方法也一點都不差,因為符合心理學的“測試效應”和“生成效應(Generation effect)”。“測試效應”指學習(記憶)某一內容時,進行測試或提取練習比額外學習能更好地提高后來對它的記憶保持水平。“生成效應”,也稱自我生成效應,是指在學習過程中,人們對自己生成的信息的記憶效果,要好于單純閱讀所取得的記憶效果。
語音自由書寫,圍繞某個問題而思考,出題就像給自己“測試”那樣,而對問題的答案,也是自己“生成”的。用這樣的方式,去每一個感興趣的人生話題,產生的思想火花烙印深刻,更容易促動自我,邁開改變行動的first step。
03
語音自由書寫,聽起來容易,但真正體驗到極致的人少。因為你選擇在太陽跳出地平線之后的時間,萬物蘇醒,車水馬龍,到處都聒躁和吵鬧。
如果還沒學會臉皮厚,在人多的地方也敢說,在路上也敢開口,不怕異樣的眼光,是到達“自由書寫”的境界。
所以,最好在黎明之前,快人一步起床。在偏隅一角,講你所愛。
當周圍的人還在睡覺,你靜靜地語音自由書寫,那些內心憋了很久的想法,終于落地結果,真實流露!那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自己的棱角跟生活碰撞,到鮮血直流后得來的感悟!
這種體驗,一定要在清晨之前才愈加強烈,那時候,潛意識能帶領我走一場奇幻之旅。然而,只要感覺到孩子有動靜,好像快起床了,我的嘴巴馬上變得笨拙,變得慵懶。
后來我猜,每個人內心有一間房子,里面住著小人兒。這個小人兒的名字“潛意識”。睡醒時分,那些窗戶和門都打開著,屋子里的小人兒還愿意出來,跟你交心談話,等到太陽升起來,親人們陸續起床,打擾了小人兒,他會羞澀地回到屋子里,把門和窗都關上睡大覺。于是你無法聽到他的聲音,自然不能講出非常細膩的獨白。
想要黎明之前書寫,就要早起床。有人說,這是苦行僧的行為,是自虐。對吧,不睡晚一點,早早爬起來,看著真是太辛苦了。
別忘了,人是智慧的人,我們可以運用大腦特性,讓本來看起來殘酷的行為變得有趣,很容易持續下去。最后,你發現那竟然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哪有痛苦,全然享受。
感謝這個時代,有智能手機,有先進的語音輸入法,讓這一切變成現實。
這事光說無益,唯有試過獨自聽聽自己的“聲音”,方知美妙。嘿!在一開始還沒有覺得它多么有意思,還沒有覺得它多么重要之前,如果你先做,也是讓思想改變的方式。
先行動起來,然后再帶動思想的變化,有點像先結婚后戀愛,但沒人說不可以,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