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書之后,別人問你這本書講了什么,自己卻不能用簡單的語言把書的主要內容告訴他。
想要研究一個主題時,不知道如何下手,看著一大堆的材料卻不知道從何看起。
時常感覺到自己的閱讀效率很低,讀了很多書但是并沒有自己的想法。
每當別人問道:“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你自己的觀點是什么?”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回答。
這些都很可能是由于閱讀方法不正確而產生的問題。
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簡便有效的閱讀方法。
使用這些方法可能并不會立馬提高你的閱讀水平,但是至少可以讓你了解到閱讀是有章可循的,按照一定的方法練習,就可以提高閱讀質量。
1.什么是真正的閱讀?
讀者積極主動地想要獲取資訊或提高自己在某領域的理解力而閱讀的過程。
讀完之后,讀者必須要有一定的自我提升才算完成了閱讀。
2.拿到一本書之后,應該怎樣閱讀?
首先,瀏覽書名,目錄,序言,對手中的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其次,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
(娛樂消遣?獲取資訊?擴充視野?做研究?)
最后,根據閱讀目的選擇不同的閱讀層次。
3.閱讀有哪些層次?
閱讀分為4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
認字識句,能夠讀明白書上每句每段在說什么。
一般在12歲之前,即小學階段,大家都已經具備基礎閱讀的能力。
檢視閱讀:
目標:能夠用簡短的幾句話話概括出書的主要內容,并整理出整本書的邏輯框架。
輸出材料:概括本書主要內容的一段話、一張簡單的思維導圖(1層)
方法:瀏覽、粗讀
瀏覽書名,目錄,序言,作者簡介等基本信息,然后選擇重要的章節粗讀,明白這本書主要在講什么。
分析閱讀:
目標:深入理解、咀嚼、消化,把書中的內容內化到自己心里,并能夠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分析評價這本書。
輸出材料:一張深層次的思維導圖(至少3層)
方法:
1.檢視閱讀這本書
2.找出關鍵字,理解作者的含義,與作者達成共識
3.找出關鍵句,即論點,抓住作者的主張
4.找出用于支持論點的論據,自己嘗試推理,能不能得出作者的結論
5.總結分析: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沒解決的,哪些問題是作者知道自己沒解決的
6.在確定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作者的含義之后,對本書進行評價。在做出評價時要說出自己的理由,即論據。
主題閱讀:
目標:在某一主題下,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分析歸納書中的內容,針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輸出材料:一份研究報告
方法:
前期準備工作:大概確定下來一個研究主題,找書,篩書,篩出重要且相關的書籍
1.重新確定研究主題
2.按順序列出能夠解釋清楚主題的問題(搭主干)
3.找出一本經典的書進行分析閱讀,先讓這本書的作者來回答問題(建枝葉)
4.快速閱讀其他書籍,讓其作者回答問題(建枝葉)
5.找出有爭議的問題,
6.針對有爭議的問題分析討論
4.總結
總的來說,閱讀就是根據自己的閱讀目標,使用不同層次的閱讀方法讀書。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我們的理解力,提高我們的認識。讀書并不是讀的越多越好,讀精才是關鍵。
5.參考書目
[1]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美).如何閱讀一本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 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