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0啦,心該收收了,人生也差不多該定型了。”
“何況還是女孩子,你以為自己還有幾年好時光,再不嫁出去就沒人要了”
2017年,90的那班孩子也都即將踏上奔三的大道了,質疑90后狂妄自我太個性的那些聲音早已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95后。
△
梅說,第一次覺得自己老了,是發現自己整天廝混在一起的部門同事幾乎都是94,95后的。天啊,95后的都出來工作了.....
一眨眼的時間,十年有效期的身份證也到該換的時候。彼時的愣頭青們一夜之間挺起了啤酒肚,青澀的小姑娘長成了隔壁老王的小孩口中的“阿姨”
△
前段時間看了刷屏的SK-II的片子《人生不設限》,講的就是出生便帶著30歲保質期的女性面臨的負擔與壓力,各種局促不安迷失自我。因為這個印記,生命仿佛從開始就是倒計時的狀態,隨時都在提醒你:注意,你的時間不多了。
這個短片我看了三遍,每次都起雞皮疙瘩。我們是否能為自己做決定?決定自己是誰?決定什么事最有意義?
想象中的30歲,那天我可能會像往常一樣上班,下班,回家吃飯,吹完蠟燭,吃過蛋糕,忙碌一天,躺下,睜著眼睛靜靜等,等這個聽起來像惡魔一樣的“30歲”的到來。等著等著,我睡著了。
等我再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已經30歲了,驚慌失措的我照了照鏡子,發現我的魚尾紋并沒有增多,還是跟以前一樣......多。我的頭發也沒變白,還沒死還活著,天沒崩地沒裂,還是照樣上班下班,跟一群歲數比我小很多的小鬼各種拋梗接梗斗智斗勇。那一刻我明白了,我被騙了,是誰把30歲妖魔鬼怪化?
△
《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部劇我刷了三遍,步入30歲的程又青悟出了自己30歲的人生,年輕真的很美好,但誰都會變老,而年齡是美妙的,它沉淀了歲月,豐富了心路歷程,見證成長閱歷。才有下面這位輕熟少女程又青總結的熟女準則:
學會朝邪惡漂亮揮拳,一如我們漂亮地踩著高跟鞋。
我要用自己的錢買自己的包包,裝自己的故事,只相信自己的眼光,不再被禮物收買。
擁有一個會為你的傷心而傷心的朋友。
再也沒有人,可以規定我們頭發的長度。
不再是別人的書簽,而是一本值得一讀在讀的書。
至少有兩本存折,一本儲蓄財富,一本儲蓄老朋友
△
也正如馬東在SK-II天貓直播室對“女性是否懼怕30歲到來這個話題”進行探討時所說:“捆綁你人生的不是時間,捆綁你人生的是你的恐懼,你的妄念,你的貪和嗔。”說的很好,不管你十三,還是三十,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別把它妖魔化,更別讓它為你的人生設定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