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意更有粘性》-讀后感

首先來一發思維導圖:

讓創意更有粘性.png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知乎上有那么一個熱門的帖子,題為:為什么周星馳電影里的配角都這么經典?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在星爺的電影中,無論是《唐伯虎點秋香》的黃花大閨女如花,比慘進華府的比慘哥,還是《大話西湖之大圣娶妻》中嘮叨的唐僧,亦或是《九品芝麻官》中與縣令對峙的方唐鏡,《功夫》中賣秘籍的老乞丐,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是據數據統計顯示,星爺電影中的配角有許多是一生的演藝生涯只出現在周氏電影中,離開了周星馳,很多都變成了路人甲.不被觀眾所知。

據新聞記錄所述,星爺早期演藝生涯的也是從跑龍套開始的,他深知跑龍套過程中被冷落,被忽視,被埋沒的感受。但這期間他也發現了其實每個小人物的骨子里都有足以在熒屏上博取觀眾眼球的那些閃耀點。所以后面在他自己的電影里每一個配角都被賦予了主角的光環,他并沒有怕配角演得好蓋過主角。相反,他希望每一個演員都跟主角一樣耀眼,每個人都可以依賴他獨特的地方,打動觀眾,發光發亮。

善于在平凡中發掘那一點獨特,在細節中抓出那一點閃光,在無數的no good中打磨出perfect.這就是周氏電影留給我的印象。

反觀如今小鮮肉的市場,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僅僅就那些小鮮肉的主角就拿掉了片資的一大半,無視所有配合的工作人員以及配角們的付出,一年參演N部電視劇電影。而這些人的戲,在很多觀眾的腦海里,也就是三日便絕的流水劇。

今天是程序員節,所以就不那么晚啦,回去重溫下星爺的功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